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中央芭蕾舞团演出于「北京现代舞周」

(2008-05-22 06:28:00)
标签:

舞蹈

现代舞

芭蕾舞

现代芭蕾

文化

    北京现代舞周的最后一台节目,是由中央芭蕾舞团于5月23至25日(星期五、六、日),在天桥剧院的三场演出。

    在宣传北京现代舞周之初,许多朋友奇怪为什么中央芭蕾舞团竟然也会参与进来,甚至怀疑中芭的演员是否能跳现代舞?他们的怀疑一点不奇怪,因为中芭给观众的印象,就是一个古典芭蕾舞团,虽然也跳一些新创节目,比如早期的《大红灯笼高高挂》和近期的《牡丹亭》等,可作品勉强可以说是古典芭蕾的变奏,离现代舞的审美追求很远,那中芭在现代舞周到底会拿些什么节目出来?

    中央芭蕾舞团当然不可能一下子从芭蕾舞团变成现代舞团,所以这次展出的节目,并不是现代舞,而是「现代芭蕾」。而且我感觉舞团的节目安排非常有心思,大概他们也了解,凭现在中国的芭蕾舞编导的能力,未必能够创作出具有水准的现代芭蕾,所以在北京现代舞周中,跟法国的编舞家们合作,向观众呈献一台《中法芭蕾精品三合一》。

    这台节目很有趣,它还不纯粹是「现代芭蕾」。可能要照顾一般芭蕾舞观众的欣赏能力,节目分成三部分,分别代表了法国芭蕾从古典过度到现代的三个时期的作品。

    三个节目是:十九世纪的法国经典芭蕾舞剧《希尔薇娅》(Sylvia)的第三幕选段,二十世纪法国现代芭蕾鼻祖罗兰.佩蒂(Roland Petit)专门为中芭编创的一段双人舞,舞蹈名字

《最后的天堂》(Last Paradise),和二十一世纪法国巴黎歌剧院芭蕾舞团年轻编舞家卡德尔.贝拉尔比(Kader Belarbi)的作品《交融》(Entrelacs)。

    芭蕾舞剧《希尔薇娅》是19世纪法国伟大作曲家利奥·德里布(Leo Delibes)的代表作,是一部有着浓郁法国风格的神话舞剧,讲述了人神相爱的神话故事。舞剧的编导是十九世纪的莉塞特.达桑瓦尔(Lycette Darsonval),可是在该剧首演时,舞蹈并不受欢迎,反而观众最喜欢的是舞剧的音乐。作曲大师德里布赋予该舞剧以清新的旋律、生动的形象且具有交响性特色,得到同时代的柴可夫斯基的极力推崇,认为“这是第一部音乐在其中不仅具有首要的,而且也具有独一无二的重大意义的舞剧”。

    罗兰.佩蒂是二十世纪五十年代期间,在欧洲掀起「现代芭蕾」创作的重要编舞家。他和曾经来过中国演出的莫瑞斯.贝雅(Maurice Bejart)都是法国人,同时出道,也同时成名,只不过贝雅的创作风格狂野,不为当时的法国观众所喜,气忿下离开了法国,在比利时的首都布鲁赛尔成立了二十世纪芭蕾舞团(Twentieth Century Ballet),闯出一片天地;佩蒂却以优雅而新颖的动作设计,深受法国群众欢迎,后来被邀请到法国南部第一大城马赛尔,出掌当地的歌剧院芭蕾舞团,可以说是各领风骚。佩蒂以中国作曲家叶小刚的音乐为灵感,专门给中芭演员编排的一支双人舞《最后的天堂》,我虽然还没有机会看过,这次却必不会错过。

    卡德尔·贝拉尔比是法国芭蕾舞界里最年轻的编舞家,也被公认是法国编舞的明日之星。他和中芭合作的节目《交融》,构思源于中国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的作品。石涛一贯主张从大自然中找寻灵感,所谓“搜尽奇峰打草稿”,要“借古以开今”展现和谐交融的创作理念。贝拉尔比说:「我非常喜欢绘画,看到中国的绘画和文字就自然地产生了这些动作和想法」。《交融》作为现代芭蕾,没有特定的剧情,编导更注重于用形体表现艺术家内心的感觉。舞台仿若被设计成一个有待描绘的景物,演员的身体宛如一件乐器、一件画具,身体成为受气流节奏控制的画笔。演员的动作就是在作画,描绘一幅风景。他们像海浪,像风一样在天和地之间游回,一切都从这里诞生。

中央芭蕾舞团演出于「北京现代舞周」

《交融》

中央芭蕾舞团演出于「北京现代舞周」

《最后的天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