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艺术发展局的选民资格鉴定(3)

(2008-03-05 09:16:57)
标签:

艺术赏析

舞蹈

现代舞

文化

    香港艺术发展局是以发展香港艺术为宗旨,局里的选民就应该是艺术界中人,可是在现行体制下,谁是艺术界的选民,却没有一个认真的鉴定方法。任何持有香港身份证的人士,只要在一个有舞蹈活动的社团里登记成为会员,就可以成为香港艺术发展局的选民,有着投票和竞选代表委员的权利。

    这种运作方式,好像很开放,让所有香港人都有机会参加「艺术」,其实是完全无视艺术应有的专业性和严谨精神。参加艺术发展局的工作多年,感觉政府对这个局的态度,就像是要搞个大Party(派对),越多人来玩越好,到处派入场券,只要愿意来,便来者不拒。可是任何Party也有Party的格调,滥发门卷的Party,最后是人头拥拥,却遗失了应有的主题,让真正Party的主角们意兴阑珊,也不来玩了。

    严谨的专业性工作组织应该有一个鉴定会员资格的方法,如果艺术发展局要提升形象,要让公众重视「艺术」,似乎首先应该奠立一个「艺术家」的标准。

    当然评论艺术水平质量的高低,主观性太强,艺术发展局也没有必要只接受别人眼中的「优秀」艺术家的参与。可是一个艺术家做过些什么艺术作品、教过什么学生、写过多少评论、处理过多少艺术事务,还是可以掌握事实资料,稍微检查,就可以知道艺术家的成绩单,质量可以不论,数量还是明摆着,不是那么难于鉴别的。

    两年前我为艺术发展局编辑了一本【香港舞蹈家及舞蹈团体双年刊】,内容便是记录香港过去两年的舞蹈家和舞蹈团体的编创演出活动。在筹备编辑工作时,也曾为谁是香港的舞蹈家,谁有资格被列在这本刊物中伤点脑筋;幸亏工作小组都是实事求是的人,通过资料收集,过去两年内香港有多少舞蹈家进行过公开的演出和创作,还是非常清楚,也有详细的节目单、门票、媒体评论甚至演出现场录像可供查阅。节目水平当然参差不齐,有很专业的制作,也有业余的学生演出,但这些节目出现在香港舞台上,确实是丰富了香港的舞蹈面貌,也因此对香港的艺术发展起了促进作用。所以在编辑【香港舞蹈家及舞蹈团体双年刊】时,我们刻意避免作出质量的评比,而只是把舞蹈作品的文字和数字资料列出。

    有趣的是,越有才华的艺术家,他的创作和演出作品,数量便越多。虽然我知道艺术上也有十年磨一剑的情况出现,但在香港这个现代化都市里,优秀的人才和艺术家,好像总是闲不住,太多刺激、太多机会、太多邀请,香港艺术家的风采,会自然流露,也不用我们来为他们排列个第一第二。

    在【香港舞蹈家及舞蹈团体双年刊】的编辑中,我把香港舞蹈家的身份资格定为下列两项:

1.以香港为工作基地,在香港本地发表作品或演出的人士;

2.分为编舞和演出两类:编舞方面是过去两年间以个人名义或与别人合作的名义编排创作过一整台不少于六十分钟的舞蹈节目;演出方面是过去两年中曾以主角或独舞演员的身份演出过一整台不少于六十分钟的舞蹈节目。

    【香港舞蹈家及舞蹈团体双年刊】是一份有时间性的刊物,所以被列入名单中的舞蹈家资格有一个两年期限;而刊物是以报道舞台表演为主,所以名单中也只收录了编创者和表演者,没有关顾其他舞蹈教育、评论、行政和舞台美术设计(如音响、灯光、服装、布景)方面的舞蹈界人士。

    如果艺术发展局想认真考虑订立选民资格,或只是为香港的艺术家正名,可以参考上列例子,稍加调整。比如说,两年的期限可以去掉,另外加入舞蹈教育、舞蹈评论、舞蹈行政甚至舞蹈美术设计方面的资格认定范畴。通过艺术发展局主动召开民间大众的讨论研究,不难获得一个对香港舞蹈家资格的共识,再由艺术发展局执行鉴认手续,也是为香港舞蹈界做一点好事吧!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