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艺术发展局是在香港政府管治下的许多专业事务局中,唯一有‘民主’选举成分的局。虽然我个人不认为艺术可以用‘民主’的方法来推动发展,但既然在香港人的心目中,‘民主’那么重要,可在真正需要民主的立法机构中不可得,挪来艺术发展局中申张一下,虽然结果可能是要真正的‘艺术发展’付出代价,但给予社会各方面人士对‘民主’而不是‘艺术’的许多憧憬,也可能是艺术发展局的重要成就吧!
不过,如果推行民主选举,那艺术发展局最低限度要把‘民主选举’这种制度尽量做得正规,而现在的选举方法,毛病丛生,其中最大的失误,在于艺术界别选民资格这一环节。
任何民主选举,首先必须认清选民的资格范围:谁是有选举及被选权。香港的立法会议员选举,是在最大范围内全体香港人都可以参加的选举,但在参加前还是需要界定谁是‘香港人’,因为立法会负责的是有关香港的事务和前途,如果随便一个美国人、欧洲人、台湾人、内地人都前来投票,选出一个非香港人来参与立法会决策的话,对香港会有什么样的影响,真是天晓得!
艺术发展局的民主选举,成败的第一个关键,也就是如何鉴定合资格的香港艺术界选民,可是艺术发展局或负责选举事务的政府官员从来没有在这方面展开认真的讨论和研究,他们大概也认为这个议题不用怎样讨论,而今天香港艺术发展局的选民资格是由政府说了算。
我记得很久之前在艺术发展局的会议中,来自政府的官员‘通知’我们这些委员,说:艺术发展局中要有‘民主’选举,而艺术是关乎全民的事,所以全体香港人都应该有选举投票的权利。当时我和一部分委员提出反对意见,因为我们看见随之而来的问题:如果人人都有投票选举的权利,则也应该有参与竞选的权利,将来可能我们选了一位政治家、群众运动组织者、街坊肉贩商或保险经纪从业员来主导香港艺术发展,那艺术发展局可以改名为香港发展局,而不用‘艺术’两个字就得了。
因此,艺术发展局的选民很重要,他们必须是跟香港艺术有关系,并有可供鉴定的资格认证。可是香港艺术家的资格认定是什么?其他专业都有资格认可机构,律师、医生、会计师、旅游向导、股票经纪、公车司机、物业保安甚至家庭海外雇佣,可香港的艺术家就是没有。
每次我在艺术发展局里提出艺术家资格认定的提议时,总有来自政府官员和‘委任’委员们的反对声音。我也明白,对许多‘委任’委员来说,他们可能是律师、教授,虽然不是全职的艺术家,可心里总觉得自己比许多艺术家更懂艺术;而政府官员嘛,总嫌‘艺术’的圈子太小,真要资格认定起来,这个选举游戏的参与者变得太少,给人的感觉便不够‘民主’。
所以今天的香港艺术发展局中,选民资格还是由政府说了算。上一届(2004年)的艺术发展局选举时,舞蹈界选民是七百多人,而这一届选举中,舞蹈界的选民突然增加到一千七百多人。我因为两次选举都有参加,对情况比较了解,认为香港的舞蹈虽然有所发展,但不可能三年之内,舞蹈家的人数会飞跃得那么厉害。
我曾在艺术发展局反映了这种不正常的情况,也表示了我的疑虑——我既不认识这些舞蹈界选民,也无法跟这些选民做深入和艺术方面的联系。负责艺术发展局选举的政府官员带着点不耐烦的语气回答说:政府民政署定下来的艺术界别选民资格条例写得很清楚,选民资格分为三类,要参加选举游戏的人应该很容易认识并找到这些选民。
是那三类选民呢?1.是曾经获取过艺术发展局资助的舞蹈艺术家。这类选民身份很清楚,在艺术发展局里都有档案,一查之下,他们做了些什么节目,艺术理念,公众评价,联络方法都一目了然,而十几年来艺术发展局资助过的舞蹈家也很清楚的有一百多位。
2.是全香港各个专业舞蹈团体的受聘舞蹈员和工作人员。这个也好办,全香港有三个专业舞团,加上演艺学院舞蹈学院的教师员工,甚至其他具备专业水平,每年都有公开活动的舞蹈表演团体和舞蹈学校的演职员等,我都起码跟他们有过碰面接触机会,有时更倾谈甚欢。这些人在全香港也有大概五、六百人。不过这些人几乎就全包括了第一类别中获取艺术发展局资助的艺术家在内,所以,第一类和第二类舞蹈家的身份资格其实是重叠了的。
3.是全香港的各类注册社团,只要社团规章里有列明是可以举办舞蹈活动的,那这些社团的会员都有资格成为舞蹈界的选民。天啊!就是这个第三类别,让我愣愣的说不出话来!谁敢说业余喜欢跳舞的朋友不是舞蹈家,一顶‘瞧不起人’的大帽子可以压死许多人。
所以,在三年前的艺术发展局选举里,舞蹈界的候选人中,有一位来自某一内地省份的同乡联谊会的活动组组长,大家(我所认识的舞蹈界朋友)都不认识他,也从来没有听过他的名字。他的竞选宣言的大意是,香港的舞蹈不够「爱国」,他上场后,要「拨乱反正」,把大家吓得赶紧投票,希望这位仁兄不要当选。
这一届的选举中,我又听得有某一位文学界的候选人扬言,他为了竞选文学界的代表,已经把自己的妻子、女儿和许多亲戚朋友都在他主持的民间社团里,登记成了会员,所以他个人就稳有几十张铁票。我没有去求证这个传闻是否真实,因为明知负责注册选民的政府单位,一定是按章办事,只要合乎资格,那会理会有没有「种票」的意图嫌疑。
由此,我也大概明白了舞蹈界怎么可能从七百多选民,一下子涨成了一千七百多选民。可惜政府的官员并不重视这种现象的出现,反而沾沾自喜地认为艺术界的选民大幅增长,证明了艺术发展局有更多的「民主」气氛。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