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营运舞团的三点心得(三)

(2007-12-13 12:49:16)
标签:

艺术赏析

舞蹈

现代舞

    营运舞团的第三个心得:艺术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区别

    可能因为我在美国的大学里念的本科是工商管理,在香港大学念工商管理硕士课程时,论文更以香港表演艺术行业为研究对象,所以对艺术和管理之间的关系特别敏感。我所领导的三个舞团能够健康成长,是因为我能够清楚知道表演艺术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区别。

    艺术的创作需要激情,艺术家们免不了有许多感情起伏,生活和工作都会比一般人情绪化;舞团的管理却需要冷静的头脑、清晰的思维,对世情能以客观逻辑来分析其中利害。可以说,我作为一个舞蹈家需要彻底地投入感情于舞蹈,而作为管理舞团的人,却又需要跟舞蹈保持一段距离。可以说,我的训练和教育背景,帮助我懂得怎样挪移身段,随时进入或抽离这个诱人的舞蹈世界,使我能享受舞蹈艺术和管理舞团的双重乐趣。

    可是大部分人往往混淆了艺术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以为艺术和行政管理相结合,就可以把舞团弄好,于是以艺术的心态去管理舞团,又或以行政的角度介入艺术创作,以致毛病丛生。优秀的舞蹈家未必是一个好的经营者,我们常常看见由艺术家主理的舞蹈团体落得个混乱无方;也有一些由行政人员主导策划的艺术团队,给人的感觉非常商业化,没有艺术上的追求。

    这种混淆艺术和行政管理的心态,在今天中国的舞蹈界里特别明显。尤其是许多对现代舞的批评,认为现代舞孤芳自赏,要求编舞家在创作时多照顾观众,多考虑市场,正是最常听见的一种混淆概念的声音。其实市场概念是行政管理概念,要求艺术家在创作时去考虑市场,便是混淆了艺术创作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关系。一个优秀的行政管理者会要求艺术家拿出他最好的作品,然后研究怎样进行包装宣传,却很难想象他为了打开市场而要求艺术家照顾观众,迁就观众的口味而改变艺术本身的特性。

     如果把对现代舞的批评移植到京剧上,这种混淆概念的滑稽会更明显。中国过去也曾一度为了推广京剧,要求京剧艺术家改变京剧的风格以适应现代年青人的口味,结果我们有了迪斯科化的京剧,又有摇滚味的京剧,百老汇版的京剧,可能在市场上引起一点轰动,可是到头来,那些舞台上的演出还算是真正的京剧吗?

    所以,我要求舞团里的艺术家们用心创作出真正的现代舞,也就是具有个性特色的作品,然后由行政人员挖空心思去进行推广宣传,打开市场。其实观众的多少,不能反映艺术作品的质量,有许多原因会影响演出市场,不是行政管理方面能够全盘控制的;不过,好的行政管理,总能找出原因,加以检讨,以作为更长远发展的经验依据。

    有许多朋友认为我之所以能够领导三个舞团,是因为我既懂舞蹈艺术又懂行政管理。但恰恰我的长处,却是懂得分清艺术和行政管理之间的区别,让艺术家可以专心艺术的表演和创作,而行政人才专门处理舞团的行政事务。如此艺术家和行政人员彼此分工,互相配合,正是各得其所,各展所长。

    今天,虽然我名义上是三个专业现代舞团的最高负责人,但每个舞团都有精悍的行政管理班子,为舞团如何打开市场和增加观众而出谋划策。其中香港城市当代舞蹈团的行政队伍比较壮大,和推广宣传有关的包括行政总监陈绮文、节目经理黄国威、节目统筹曾婷欣、马赛敏、游慧姿;广东现代舞团的队伍包括企业服务总监潭伟、舞团经理张月娥、宣传主任陆耀明;北京雷动天下的队伍有舞团经理陈征、宣传主任陈林、公关主任殷鹏。可以说,这些行政人员才是真正站在中国推动现代舞发展的最前线位置,在此向他们致敬!

                                                  (完)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