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香港舞蹈有何特色(三)

(2007-06-14 14:09:24)
第三个特色是冷。冷是一种态度,是对历史的怀疑,对社会的不信任而产生的冷漠和冷淡。九七前香港时空造就下的舞蹈家们既不能成为欧洲殖民宗主国建构的一部份,又不愿溶入相对封闭的中国文化系统,所以最佳的方式莫如冷眼旁观,以稍微介入却随时抽离的态度去选择编舞的题材和表现手法。观众在欣赏真正优秀的香港舞蹈创作时,无论是大题材如国家民族或小题目如身边感情琐事,都不会看见毫无保留、歇斯底里式的狂热。可以说,香港的编舞家们从来没有想过用舞蹈去煽动人心,却十分珍惜能够超然于事物的冷静──在其中他们或分析世情、或剖白内心、或细味传统,为自己和观众雕琢一个空明剔透的艺术视界。潘少辉在《狂人日记之花花世界》中架设三层高的舞台并以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罗列本地的众生色相;伍宇烈在《男生》内则有条不紊地驱策六名舞者在一个冰冷的倒数时钟前展示生命中如万花筒般的欲望;梅卓燕在《独步》裹拿着一柄油纸伞于满天淡淡花雨间把玩着这柄传统工具的种种可能性。这些独特的香港编舞家各有不同的关怀对象,处理方式也各异其趣,但他们同样地宁选充满睿智的冷清,而鄙弃喧闹烦嚣的热情。今日香港已经回归祖国怀抱,面对一片说不清热烘烘的口号和情绪,香港舞蹈的冷峻,更显得弥足珍贵。

 

第四个特色是锐。公认的香港人鬼马机智,擅于逆境求生,往往在不可能的情况下钻营出路。在香港发展舞蹈也是困阻重重,没有足够资源,没有庞大市场,而作为一个开放的城市,从世界各地前来谋生的舞者络绎不绝,再加上演艺学院每年培训毕业的舞蹈学生,都要在这片弹丸之地找寻立足点。所以香港舞坛的竞争颇为激烈,生存不易;不过,香港的好处是,只要你愿意,那管你来自什么地方,说什么方言,跳什么风格的舞,都可以留下来成为香港舞坛一份子。这样龙蛇混杂的情 况,使其中最优秀的舞蹈家锻炼出敏锐的头脑和锋锐的目光,才能在纷纭扰攘中冒出头来。自九十年代起,一批年青编舞家跃上舞台,争妍斗丽,他们要能人所不能,想人所不敢想,辟蹊径,走偏锋,如初生之犊般充满锐气。《舞城》《动艺》《东边》《南群》《方舟》《玄牝》《恋舞狂》《多空间》《双妹唛》《小圈舞班》《三分颜色》《哗啦哗啦》《霹雳啪叻》,单是舞者们组班的名字便已经各出奇谋,醒目抢眼。他们当中一些最好的作品,总能别出心裁,以锐利的触角挖寻撩拨生活和艺术的各个层面,剌激观众。譬如方舟舞蹈剧场演出的舞剧《你系唔系我类型?》描述一个充满神经质家庭中的琐事,嬉笑怒骂地活现了今日社会中的种种怪状,多空间及三分颜色又分别把舞台搬离剧院,表演于大埔农田上和湾仔游泳池中,舞城更尝试用舞蹈入侵大学校园,在一个月之内要舞者每天在港大、中大、科大的升降机内、楼梯转角及课室门口跳舞。

 

香港的舞蹈,快、轻、冷、锐,概括了本地最优秀编舞家们的创作面貌,同时也反映这个城市的特质。这个城市曾经是个殖民地,到现在仍是开放得不设防,有人嫌它不够深刻、不够凝重、不够热情、不够博大而对之嗤之以鼻,但也有人因为它的快、轻、冷、锐而对之加倍爱惜。有人问为什么香港没有肯宁汉、翩娜·苞殊、大野一雄或林怀民,因此没有象样的后现代舞、舞蹈剧场、舞踏和中国现代舞?但若我们用点心思,多点关怀,下点研究功夫,将会发现香港舞蹈自有特色,是其它地方所无,正如其它地方包括美国、欧洲、日本甚至整个中国,都不可能再出现拥有今日香港气质的一批舞蹈家。

 

香港舞蹈有何特色(三)

《狂人日记之花花世界》潘少辉编排于1996年

香港舞蹈有何特色(三)

《男生》伍宇烈编排于1995年

香港舞蹈有何特色(三)

《男生》伍宇烈编排于1995年

香港舞蹈有何特色(三)

《独步》梅卓燕编排于1993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