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易,勒夫!
巴西世界杯决赛开哨前,很多人(尤其是德国队球迷)都认为,德国队夺冠毫无悬念。据说,德阿之战,球迷预测的比分以2比1居多,其次是2比0。专家的看法则较为谨慎,他们认为:德国队的胜面更大,优势主要在中场。倘若专家不说正确的废话,又怎么在江湖上混呢?
真的踢起来,大家就惊奇地发现,德国人在中场徒有控球方面的虚拟优势,若论进球的确切机会,阿根廷人和德国人都各有3次,阿根廷人的机会甚至更好,但德国队新秀格策牢牢地抓住了属于德国队的那次千载良机,在加时赛的末段上演绝杀好戏。在他进球之前,阿根廷球星伊瓜因、梅西、帕拉西奥都与进球良机失之交臂。你说是(运)气不如人,就是(运)气不如人。你说是(球)技不如人,就是(球)技不如人。
世界杯决赛被媒体包装得金光熠熠,球迷的眼睛被晃花,血液被燃沸。其实说白了,它只不过是机会主义者的角斗场。当机会从天而降的时候,比如,在对方禁区前,阿根廷队前锋伊瓜因突然接到德国队铁腰克罗斯的乌龙助攻,以他的能力,如此合脚的机会,中靶的几率远大于偏靶的几率,然而这只煮熟的德国鸭子硬是扑翅飞走了。你说懊丧不懊丧?再说梅西的单刀球,在那个角度,他至少有八九成把握打开账户,立刻变现,可令人傻眼的是,他的射门差之毫厘。帕拉西奥在胡梅尔斯身后逮到的机会也毫不逊色于格策的机会,但他草率一挑,就轻易勾销了。在世界杯决赛场上,如果机会主义者一而再、再而三逮不住到手到脚的机会,他们就将不可避免地沦为亚军,结局不可能比这更好,当然也不可能比这更糟。
这场决赛,教练的水平立见高下。德国少帅勒夫换人,收获奇效,舒尔勒助攻,格策进球,两个替补队员搞定一次绝杀。勒夫换下老将克洛泽后,德国队变回此前受到质疑的无锋阵,牢牢地控制中场。反观阿根廷老帅萨维利亚,换人的时机不对,战术运用也较为机械。他用阿圭罗换下伊瓜因就是一处明显的败笔,相比重伤初愈的阿圭罗,伊瓜因的斗志更高,状态更好,却只上场踢了区区45分钟,阿圭罗却在场上足足打了75分钟(包括加时赛)“酱油”。伊瓜因空有一身本事,却无法施展,难怪他下场后神情落寞,度秒如年。
500多年前,欧洲人就征服了美洲。100多年前,欧洲人就将足球带到了巴西。勒夫统领的德国队打破了84年的魔咒,在美洲大陆上,欧洲人终于捧起世界杯。这是奇功,也是伟业。6年来,勒夫打造了一支纪律严明、作风硬朗、技术精湛的队伍,他强调控制球权,攻守平衡,敢于在世界杯大赛上使用无锋阵,有胆魄,有谋略,更可喜的是,这支德国队阵中有许多极具天赋的年轻球星,比如穆勒、克罗斯、格策、舒尔勒,还有受伤缺阵的罗伊斯,德国队的绿茵统治力必将强势延续。
不易,勒夫!德国球迷有幸见证德国队夺得第四座世界杯,也是欣喜若狂,不亦乐乎!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