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王开林
王开林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049
  • 关注人气:12,68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另类随笔·少弄些急就章

(2013-11-14 08:40:39)
标签:

浮躁亢奋

急功近利

时代病症

杂谈

分类: 另类随笔

(本文首发于天津《今晚报》2013-11-13)

少弄些急就章

 

 

    在古代,战时不同于平时,军中任命官职往往要争分夺秒,因此印信只能仓促凿成。这样的“急就章”留存下来,多少总有些实物价值,至于艺术价值,则乏善可陈。

    破坏易而建设难,这是世人的共识。正因为建设难,人们就始终都在谋想如何才能删繁就简,化难为易。

    古人笨拙,秦朝的国力空前强盛,秦始皇决定在骊山修建一座旷古未有的阿房宫,先后动用工匠、黔首和刑徒上百万人。真可谓慢工出细活,从秦始皇修到秦二世,修建了十多年,仍未完工,最终被楚军的一把猛火烧得精光。我们暂且不去讨论那把猛火纵得应不应该,此举所造成的损失十分惨重,则毫无疑义。

    今人聪明,建设任何大工程无不进度飞快,建设仿佛变成了毫不费力的事情,结果却不免令人傻眼,垮楼、垮坝、垮桥的新闻时或有之,高速公路上打补丁的现象比比皆是。前段时间,一条新闻更令人着急上火,某地要建一座世界第一高楼,共220层,高838米,真正令人啧舌惊叹的不是它的高度,而是它的进度,据说,按照计划,在地面上框架封顶的时间(不包括在车间制作钢结构件、基础部分施工、装饰装修和机电安装的时间)只需四个月,如果说这不是媒体刻意炒作的时间表,那么它必定将现在的所有建筑纪录都破得稀里哗啦。这样建成的房子,不知道你敢不敢去居住,反正我是不敢去上面逗留片刻的。当然,这可能只是满足人们好奇心的一个噱头,某公司炮制的一个广告方案,但由此抖搂出来的那种浮躁情绪和狂妄心态值得我们认真考量。在一个求多、求快、求全、求高、求大的时代,求好、求精、求细、求美、求省已退而居其次,甚至居其末。有时,求快能够省钱,但无法省心,这样的节省又有什么意义?慢工出细活的理念被抛弃后,快刀斩乱麻的粗放型高手就能吃通和通吃。急就章触目可见,令人避无可避。

    有一次,我在长途大巴上听邻座扯闲谈,一个人说:“商品房的产权只有七十年,顶多能传到孙子辈,就到期了。”另一个人则以冷幽默回应:“七十年够长了,你得天天烧高香,看看你的房子,建筑质量可不咋的,能有七十年的寿命,你就该谢天谢地了。”细想想,这话真没错,在我居住的这座千年古城中,已达七十年寿龄的房子非常罕见。

    事实并不尽然,依我看,某些地方政府的大楼巍峨宏伟,绝对真材实料,别说七十年,就是七百年也不在话下,问题只在于,它们将来陈旧了,过时了,不够宽敞了,仍将难逃拆掉重建的命运。建设不差钱啊,反正寅年可以吃卯粮,欠债自有后人偿。

    现在最令居民看不懂的现象就叫“满城挖”,在全国各地的城市中普遍存在,摊子铺得大,项目上得多,进度跑得快。有人批评地方官员好大喜功,有人则不惮以最坏的恶意猜测急就章背后隐藏了不能见光的东西,善意的批评也好,恶意的猜测也罢,总归反映了大家对急就章的抵触情绪。

    建设应该精雕细琢,不应该鬼画桃符,这是个基本常识。但在某些肾上腺素异常亢奋的官员心目中,短期效益才是真实可见的效益,一大堆急就章才能推高GDP。如此说来,尽早将地方官员的政绩与GDP脱钩,实乃建设者取得良效长效的先决条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