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仍需苦练内功 中国汽车入欧美如闯“鬼门关”

(2008-07-23 15:04:05)
标签:

跟着火炬看中国

中国

汽车

欧美市场

挑战

中国汽车入欧美如闯“鬼门关”

    进入发达国家市场销售,一直是具备低成本优势的中国所梦寐以求的,但是最近的努力可能会让所有的中国汽车企业感到沮丧。

    慕尼黑的一家法院日前正式宣判,禁止中国汽车制造商双环汽车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一款SUV在德国销售。位于慕尼黑的这家法院宣判双环的CEO车型侵犯了宝马的设计权。宝马称CEO酷似其X5高级SUV。

    宝马从去年9月开始将双环汽车告上法庭,欲阻止双环CEO进入德国市场。几乎在同一时间,戴姆勒也将质疑的目光锁定双环,声称双环“小贵族”刻意模仿了戴姆勒经典车型“SMART”。此事甚至惊动了当时正在中国访问的德国总理默克尔。

    时隔10个月以后,双环终于在这场知识产权官司中落败,而其在欧洲市场开拓努力,也将因此功亏一篑。

    双环在欧洲的遭遇,让人联想起此前同样希望进军欧洲,却遭遇“碰撞门”事件的江铃陆风和华晨中华。据负责华晨出口欧洲的物流公司透露,由于华晨BS6轿车(中华尊驰)在德国的一家第三方机构碰撞测试中表现糟糕,目前已经运到德国港口的车型,仍然滞留在仓库里。

    就在挥师欧洲处处碰壁的背景下,中国车企在进军美国市场的路上,同样出师不利。

    由于厌倦了与一家官司缠身的美国公司无休止的交涉,中国汽车制造商河北中兴汽车制造有限公司已终止了向中美合作汽车有限公司(Chamco)公司供应汽车的合约。这意味着,筹备了近两年美国市场开拓计划,却因合作方出现意外变故,中兴不得不重头再来。

    中兴的一位消息人士称,中兴仍希望有朝一日能进入美国市场,但目前还没有具体计划。

    由于欧美市场固有的安全和环保标准,加上知识产权方面的苛刻要求,来自新兴市场中国的汽车企业,往往很难一蹴而就。聪明一点企业的做法是,绕道而行并逐步接近核心市场。

    “我们已经在做出口美国的准备,但是第一步目标是,年内实现A1贴牌并出口墨西哥。”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耀表示。目前奇瑞已经在南美、东南亚、中东、俄罗斯和非洲等各地设立了CKD工厂,奇瑞下一步出口目标是美国和欧洲。

    在海外市场上,一向默默无闻的比亚迪已经着手规划欧洲棋局。比亚迪已委任荷兰经销商集团Autobinck公司为其在荷兰、捷克共和国、斯洛伐克、斯洛文尼亚和匈牙利的经销商。业内的一位消息人士称,比亚迪计划向欧洲市场出口其主打的插入式混合动力车和纯电动汽车。

    6月12日,比亚迪的欧洲区负责人Henri Li与Autobinck公司董事长Rolf Laurent和CEO Henny van Dijk 签署了比亚迪汽车在以上五个市场的经销合约。Van Dijk称,比亚迪还未决定从何时开始在欧洲销售汽车。(/《中国经营报》杨小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