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消渴病不全等于糖尿病

(2007-03-08 12:18:25)
分类: 科普 糖尿病
    早在两千多年前我国古籍中已记载有“消渴”病。它分上、中、下三消,主要指多饮、多食及多尿等。今天看来,此病很像糖尿病,因为糖尿病的症状也有口干多饮、多食消瘦及多尿等。我国是文明古国,能够这样早就认识此病,而且古时已提出不少治疗消渴的方剂,是值得自豪的。现代中医根据这些经验治消渴病,确实能将这些症状减轻或消失,因而认为治愈了消渴病,这也是对的。

    现代医学的进展,除了问症状及查体征外,发展了化验检查。认为糖尿病主要是因血糖升高而出现多尿及多饮等症状。而且发现血糖轻度升高时可以不出现症状,所以把诊断重点放在血糖检查上。近年认为空腹血糖2次在7毫摩尔/升以上,即使没有症状,也应诊断为糖尿病。而且即使空腹血糖不到7毫摩尔/升,但已超过正常水平,也应称为空腹血糖损害。这种情况已有心血管并发症增多。即使不用药,也应控制饮食和加强活动,使之不进展到糖尿病。1993年公布了一个划时代的糖尿病研究结果,认为严格控制血糖的病人,较之不严格控制血糖的病人,其慢性并发症可减少三分之二。这就大大改善了糖尿病人的生活质量和预后。所以评价任何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或措施是否有效,应看能否降低血糖或减少其并发症。由此可见,血糖测定对于诊断和随访糖尿病,较之症状更为重要。目前认为糖尿病可以治疗,可以控制,但不能治愈,指的也是不能在没有任何处理的条件下血糖完全恢复正常。

    除了糖尿病以外,其他病如尿崩症也有口干、多饮和多尿,在中医辨证也可认为是“消渴”。但其血糖不高,不能诊断为糖尿病。所以消渴病不完全等于糖尿病。但是古时治疗消渴病的方药中,很有可能对治疗糖尿病有效。我们研究发现,其中某些药物能减少慢性并发症,或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西药有协同作用。而中药副作用小是其优点,经过研究开发,将是大有希望的一类新药,可以造福于人类。
(发表于新民晚报1998.06.28康健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