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论道价值投资(三)

(2009-07-06 20:10:07)
标签:

股票

分类: 精彩跟贴精华

渔夫:

卡拉曼指出,投资者单凭阅读一本书是不可能将自己转变为成功的价值投资人,价值投资需要做许多艰苦的工作,非同一般的严格纪律和长期投资的视角。实际上,只有极少数人愿意和能够为成为价值投资人付出大量时间和精力,而价值投资者中又只有一小部分人拥有较强的心理素质从而取得成功。 
   一般投资人只是知晓了基本的公式或规则,或者肤浅的表面知识,但对他们所做之事并未真正通晓。要想跨越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的循环周期取得长期的成功,仅仅捧着一些规则是远远不够的。在投资世界里面变化太快,因此成功的关键是理解规则背后的基本原理,以便彻底理解为什么不照规则就会碰壁。    
   价值投资戒律看起来很简单,但是很显然,对多数投资人来说沿着这条路坚持下去实在太难了。巴菲特曾经说过:价值投资不是一个在一段时间里让人逐渐学习和采纳的理念,要么你立即领会和马上付诸实施,要么永远也无法真正学会。
   卡拉曼指出,对于一旦坚持价值投资下去并逐步取得成功的人来说,同价值投资简单但是明白无误的逻辑性相比,原来的投资策略是多么天真幼稚,一旦你采用了价值投资的策略,那么其他的投资行为的确变得如同赌博一般。 
    一天,与朋友们聊天,一个朋友出了一道有意思的题:“如果你有一个机会,可以向巴菲特借东西,你想向他借什么?”聊天变得充满了意思。有人说,借巴菲特的保险公司,有人说,借芒格,有人说借巴菲特的办公室,甚至有人说,借巴菲特的妻子,了解巴菲特每天究竟做什么,看什么等等。回去我也想了很久,什么东西是巴菲特的最爱?后来,我也想到了一个答案。我想向巴菲特借三样东西:第一,望远镜,第二,透视镜,第三,放大镜。望远镜使我们看的更远,回头看历史,抬头看未来,使我们穿越历史与未来。透视镜使我们看到被遮挡的东西,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东西。放大镜使我们提前看到微小的错误或微小的机会,提前防范与提前布局。
   巴老不知愿意借否?一个灰色玩笑。
  

 

大道至简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指导思想和方法,走不同的路。走的路对不对,有时候不是因为我们眼前看到的路边有多少花草、多少蝴蝶、多少可以捡起来的银币,短期的事实容易有欺骗性;有人更看重道路的终点通向哪里,在通向终点的过程的会承担多少的风险、可以在多大程度上避免“死”在路上的可能性。

懒好像只是一种谦虚的说法吧,关键是保证想明白了很多道理。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把对风险的考虑放在第一位。很多人在做智商要求150的事,他们不承认自己的智商其实只有140(举个例子而已)。

看了卡拉曼的书。大师级的人物。很多观点给人以启发。觉得他更多倾向于格雷厄姆,对买入价格有严格的要求,但对企业的性质没有多少讨论。
本文中他提出的卖出的条件,对许多投资者来说,决策的点太多,把握起来太困难了。
我还是倾向于查理芒格,做好充分的准备,用苛刻的眼光审视优秀的企业,耐心等待合理的价格,决策点少的多。

思行:

投资的本质是简单的,不需要把它神话。但对商业模式和企业竞争力的理解是很困难的,很多被誉为经典的公司都在成神之后迅速垮台。这跟下围棋一样,原则和方法很简单,但要精通却很难。
这其中有两点是最重要的:
首先要选择创造价值,至少是能分享价值的公司,而不是掠夺型的公司,这是价值投资的基础。(我的理解是如果公司老是重复圈钱的行为来求发展,那肯定不是好公司,最好是能分红的,但即便不分红滚成利润能取得高回报的公司同样是好公司。)
其次是不要付出过高的溢价,因为对商业模式和企业竞争力的理解是非常困难的事情,我们绝大多数人都是普通人,不要让自己去做连巴非特都无法完成的高难度动作

 

渔夫

补充一下:懒要加引号:“懒”。否则,上帝不会奖励真正懒的人的。
因为“懒”,所以有时间,喝喝茶,看看报,读读书,使自己的头脑充充电。
因为“懒”,所以有时间,旅旅游,爬爬山,看看海,使自己的身体强强壮壮。
因为“懒”,所以有时间,学学佛,悟悟道,参参基督,使自己的内心加加油。
因为“懒”,所以有时间,看看自己,看看别人,看看过去,看看未来。

 

淡泊明志

每个人都有信仰和不信仰的自由
认为平安好的人,肯定有好的理由
认为平安坏的人,肯定有坏的理由
你认为好的不一定好
你认为坏的不一定坏
有比较才知好坏
当所有人都认为坏的不一定没价值,它可能是墙角的小钱
当所有人都认为好的不一定有价值,它的光环会把你照晕
世事无绝对
要把握的事:好的东东大家都认为坏的时候,悄悄的把它捡起来
记住:别告诉别人

 

舟山

在证券市场,想来捞一把,最好具备以下几点,一:知道证券的基本知识,会看财报。二、有实业经历者更好,赵丹阳有实业经历,知道经营企业的艰辛,所以会在3000点清盘。做过实业,社会阅历会丰富,会用常识去判断。三、良好的心理控制能力。四、不要用杠杆,用闲钱。五、年龄最好在30岁以上,相对来说,心智更成熟些。此外,对宏观经济、行业趋势有一定的预判能力,这点最能体现投资水平,巴菲特说,不预测宏观经济,我认为只是他谦虚的说法,试想:其说过,不想拥有十年,就不要拥有一分钟,说话的底气在哪里?如果对某个公司的发展前景没有一定的前瞻性,他敢持有十年?(当然他也做短线),他买入某个标的,赚钱的概率应该是超过90%以上的。美国是全球金融中心,经济总量最大,巴菲特预测宏观经济比国内投资者有优势,在07年以前,A股的投资者没几个知道有CDS这类的金融衍生品,而巴菲特早知道这类衍生品的风险,每个衍生品几百页的资料,一层套一层,世上没一个人能弄明白这些衍生品的价值。

 

渔夫

舟山先生:
   你说:“年龄最好在30岁以上,相对来说,心智更成熟些。”我是有不同意见的。供你参考。在没有学习巴菲特之前我也这样认为,年龄太小,不能做股票,后来学习巴菲特才恍然大悟,巴菲特6岁的孙女也学习做股票,而且得到的是巴老的真传。如果想做投资,年龄越小越好。10年才能磨一剑,早体会早成熟,年龄小,才会有充分的时间滚雪球。

投资故事

其实到最后还是会发现,老巴那套还是最管用的,即便在实操层面。价格明显低于价值就买进,明显高于价格就卖出,只要经过几年的投资和财务训练,粗略的估值对大多数人来说应该不算太难。我买的主要是B股,2008年四季度只要手里的余钱超过5万就去换港币,银行的小姑娘都认得我了。身边几乎所有人都觉得我疯了,但是那个时候我很清楚他们是错的。为什么?股票确实低估得太厉害了,中集B和招商B这样的优质央企,价格只相当于净资产的7折左右,十年都不一定能碰到一个这样的机会。当时也观察到鞍钢的H股只有净资产的20%,想急忙去开港股账户,可惜,几个星期内这只股票就从低谷涨了5倍。
但是卖出时机的选择就真是考验人的综合能力了,同一个股票同样的买入价格,有人赚30%,有人赚100%,有人赚500%。如果没有对市场趋势和企业内在价值的深刻认识,放弃可能是倒在黎明前的一刻,但坚守却也可能意味着一条错误的道路走到黑。
说到底,财富还是在人的心中啊

缠丝劲

投资的学问,其实老巴、林奇等大师们都已经说得很清楚了,并且做了很好的表率。关键是能不能坚持进行正真的价值投资,因为这需要战胜人性的弱点,有很大的难度。
作为普通投资者,以合适的价格买入好公司(20倍PE,最近几年有20%以上的增长,行业前景不错等)并坚守5~10年,获大利的概率是很高的,如此简单,但能坚持的太少了。我也是最近才悟到了这个看似简单的道理,相信我从此就会坚持此道。
以现在股价买入茅台、五粮液、白药、双鹤、美邦等白马股,持有10年,估计年复利8%以上。当然最好年复利20%以上,那需要好的运气和水平,人算不如天算啊!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