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价值投资巴菲特 |
分类: 精彩跟贴精华 |
投资僧
看到了你的持仓股票,很高兴。在赞成你的投资理念的同时能和你取得80%以上的相同仓位也能部分的说明投资者不但理念相同也可以购买相同的股票。其实这不难理解因为好的公司太少了,连凯恩斯这样的大家都不能发现二三只以上的好企业,而我们这样的凡人就更没有能力了。
既然能力有限,钱也有限。我们就不得不格外的重视我们以有的股票。没有办法它们是我的饭碗,也是我们的希望。由于只有这两只股票那么我的重点和时间也都放在这两只股票上了。笨人有笨办法,对别的股票来个一窍不通。
其实,认识一家好公司更象欣赏意见艺术品,那么多的因数和指标也只能对公司进行定量分析,而定性分析更多的是公司的未来。而对未来的认可是需要一种感性的认知。需要人生的沁润,巴非特用了二十年才发现好公司比好价格重要,神都如此,更何况我们敬神的人哪!
世界上的万物都是不同的,投资者也不会相同。就是巴非特的投资理念也在不断的随着他的投资要求在发生着改变。最近看了伯克西尔的05,06的年报得出这一结论。
其实巴非特的能力圈要求只是上帝给大众的恩意;他本人和查里根本就不存在能力圈范围!不投资高科技股是因为他们已经看到没有人能够预测他们的未来。他们的世界观和生活方式要求他们不会为高收益承担高风险。他们既追求结果更重视过程。
追求没有周期性的消耗品生产公司投资,这只是在投资理念指导下出现的一种结果并不是原则。最近他投资了以色列的小型工具制造公司还有一些服装,鞋类制造公司,原则是公司一定要“漂亮”,当然年轻,身材好,面容娇好是条件。
我发现最近巴非特特别喜欢他的喜诗糖果。也老拿它来说事。
那么我们能从喜诗身上看到什么?壁垒是怎么产生的?小企业的成长性一定会给主人带来欢喜。虽然巴老的资金量要求他必须选择大企业,但是最终“年轻漂亮的”更能让他“破窗而入,而且更加的喜欢上它。
壁垒的自然属性是很重要但是它也很容易受到管制因为它是属于大伙的;如果它是由社会和人文的属性构成的,那么它的价值性和长久性就不必怀疑了。
在投资的过程中我们在干什么?是在追求更好。
但是这个更好是什么?是结果的更好,还是过程的更好。
结果上钱越多越好吗,我们已经知道最有钱人的钱的结果最后只能证明成功和捐给社会。即使是证明成功的功能也未必完备,还有一个指标那就是复合增长率,即使你的结果只有一千万,但是你能达到30%以上的增长率并保持二十年以上巴非特和林奇也不会否定你的成功。
那么在过程中哪?结果只是瞬间,而过程贯穿你的人生。这就是巴非特和查里经常挂在嘴边的:我们的投资理念结合我们想要得生活。你想要“市场先生”喜怒无常的生活;还是明星大挽们豪宅.游艇奢华,但是这不是投资者的生活,因为这样的生活会阻碍你的成功。你看到过这样的投资成功者吗?
投资能给你带来财务自由,而快乐是成功过程投资思想信仰强化的快乐。所以说“性情”对于投资比智商更重要。
不可不跌
认同巴菲特的基本思想,但对于原教旨巴菲特主义:过度偏执于完美企业,完全不顾及宏观面,对市场状况的完全无动于衷,(我指的是过度与完全),持保留意见。尽管巴菲特很成功,但在可口可乐估值过高时未能卖出,完全错过新技术革命的优秀企业,似乎也是遗憾。这种状况下,反思其投资策略,考虑通过某种方式对其完善,应是可行的。只是不希望对某种方法,策略过度神话而已。巴菲特亦然。
Laoba1
你所提及的一些异于巴菲特理论的观点相信巴老也思考过,非不为,不可为也。例如上面的一段话,若顾及宏观面,也许能获得一点点的额外收益,也可能出现重大失误,因为即使是美国最出色的经济学家也经常对经济预测出现重大错误。巴老的极端做法,是把一些完全不可预测的因素排除,而获得稳定、确定的收益,我相信放在历史的长河中比较,这种做法也是最高效的,这与价值投资者放弃短线机会而远远胜于短线投资者同样道理。我们没有经历过足够长的投资周期,也许对这点体会不深。舍得,舍得,能舍才能得。
花不棱登
默默地等待好公司上市,上市后,默默地等待好地介入时机,介入后,更是一个漫长的等待,有时候是等的花儿都谢了,有时候是等的云开见月明。没有时间,就没有成果和收获。感觉我们是拿自己的生命进行等价交换,所以,一定要寻找真正的优质公司。
林奇的很多技巧独辟蹊径,其虽然也是价值投资,但与巴老风格大相径庭,巴伦周刊的记者曾经问林奇:还有什么股票你没买?说明林奇的投资组合极其广泛,当然这也和富达的庞大规模及开放式基金性质有关系。而巴老开始只是一个私募基金,后来演变成公众公司之后,老巴坚持不分红分拆的策略使得股价成为美国最高价股票,其目的是让只有认同其投资哲学的人成为其股东并减少股东流动。所以,林奇只能采取适合自己的策略,同时从另一方面说明了巴老可以吃汉堡喝可乐身体还如此健康,林奇却过早白头,较早退休。
truemting
尽管buffet和lynch两人惺惺相惜,但实际投资理念相差却很大。
不知道兄一直希望走buffet的路线,如何看待lynch的路线差异?
Laoba1
truemting兄
其实上文我有提到对林奇的看法,林奇是天才型的价值投资者,不是一般人可以模仿的。但我觉得林奇本质上和巴菲特还是很相象的,他很多的理念和对市场的看法很值得参考。
shenyiting
进行价值投资分析的前提就是基本面数据良好,比如对净资产收益率、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净利润增长率、毛利率、净利率等,在这样的前提下,进行价值投资分析、进行估值、用安全边际去衡量才有用。
lino
没有必要去讨论价值投资,什么的。投资就是投资。就是喜欢巴菲特的风格,仅此而已。找准了你的投资目标,在合适的价格买入,卖出基本上都是错的。不同的人理解不同,会在不同阶段买入,只要是好公司,都会随着企业赢利。
企业成长,股价增长,投资会收益。巴菲特早期就靠这个赢利的。
话说回来,耐心等待机会买入,好股票自认为就这几只,懒人一个...
真正的价值投资者需要有大气.
这点正是很多进行价值投资研究的朋友们身上所真正缺乏的东西.
最高境界也许确实是“忘记”,我身边的两个朋友也许有一定参考意义,一个朋友是在2001年用友软件上市当日70多元的高价买入,当日买入即被套住,此后绝望之后,朋友再不看股票,基本上就忘记了这个股票,这几年来总是忙别的事情,结果前段时间猛地想起还有股票这回事,一看之下,股价已经涨到原来价格的2.5倍,他其实也是没有什么经验,相比较6年收益150%,也不算高,但是相比市场上大部分股民以及可怜的银行利息,平均每年25%的收益,他已经很欣慰了。另外一个朋友可谓业界高手,做过操盘手的,技术、基本面、趋势分析可谓无一不精,可是他最经典的投资案例,却是他13年前儿子出生时,为了庆祝儿子来到这个新世界给儿子买的“新世界”股票,13年,历经无数的涨涨跌跌,熊市牛市,到现在,一算账,已经涨了5-60倍,我问他,你要是按照别的方法做,这些年是否有这个收益,他说那做不到。这个就是“忘记”的结果。
当然,也有人说要是你买的是当年的长虹,到现在还没解套呢?其实只要精心挑选4-5只股票买下来,即便出现一个97年买的四川长虹,但是其他几只股票,要是能够有两只涨的很好,其收益也许就会远远超越每日进进出出的收益,当然,最好还是买进那些管理规范,还有很大成长空间的股票,这样数年下来,收益还是会让你大吃一惊的,这期间你唯一要关心的就是这个企业是否还是管理规范,是否开始走下坡路,行业前景是否便坏,如果出现这个情况,就是你卖出的理由。
lino
1.
2.
上午看到一篇文字,说巴菲特在日本的资本市场没有找到一家合适投资标的,及时日本的贷款利率只有1%。日本有好的经济总量,但没有一家优秀的个体。在中国呢。很类似,所以代表中国GDP的行业大头或许是选择。
3.
看看现在的A股市场,真的很希望去H股市场投资中国的公司,同样的公司,但是价格差的太多了。博主是否有投资H股的经验,包括如何开户等等,或许得本人去香港开户。但不知道有没有什么法律上的风险,作为内地居民该如何投资才是有基本法律保障的。
Laoba1
如果不能找到与可口可乐完全一样的就找最接近的,或者说找市场中最好的。
呆二
个人不赞成等三年的观点,做股票投资和做实业还是不同的,因为做实业是用后续的高回报来弥补前期的负回报的,从而达到理想的复合回报率,也可以这么理解,做股票投资的不可能拿到想大股东那样的低成本筹码,所以他需要通过股票良好的流动性和把握投资时机来弥补。
另外投资创业型企业也绝非巴氏风格,在“投资家中的企业家”背后还是一句“企业家中的投资家”。
当然做投资耐心的必须的,但这种耐心不是表现在培育一个企业上面,而是表现在等待价值回归上面。
Laoba1
李嘉诚有类似巴菲特的地方,但他的冒险精神大大超越巴菲特,他敢赌是建立在对自己的经营能力和市场形势的判断的高度敏感上,觉得他更象林奇。
文中的等三年主要指的是买入后长期持有,这种策略呆二兄有异议吗?
呆二
laoba兄,个人只是换个角度来看待作者的这种对比。个人立志做最纯粹的巴式投资者,这也是个人虽身处机构但离机构越来越远的主要原因,在我看来,只有个体投资者(包括私募)才能成为巴菲特最忠实的追随者。
新浪网友
个人投资,对投资情况非常了解,碰到问题也是切身体会和解决,而投资于股票,了解企业的动态毕竟有限,碰到问题,所投资的企业能否采取好的措施也是未知数,所以,股市投资与个人实业投资不同简单的类比,但总体思路还是一致的。在股市投资中,要时刻关注于所投资企业的变化情况,要用心(这与实业投资相同),然后才是长期持有。所以,长期持有并不是说不做决策,决策是每天都必须做的功课,这与个人实业投资一样,每天会被问题烦扰,第天必须解决这些问题。而投资股票,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放弃还是持有。
相关文章
投资心态是价值投资者的核心竞争力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6g
关于商誉的思考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3q
由大宝挂牌价想到的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3g
关于净资产收益率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7zx
持续竞争优势与保障成长关系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4p
不要错过高成长股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d5
关于估值的思考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4m
关于反方向的安全边际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0i
巴菲特更象谁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84
巴菲特投资理论精髓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an
论确定性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az
彼得林奇投资策略精髓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gv
战胜自我,战胜人性的弱点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l4
依赖融资的成长与高分红下的ROE 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mx
保持良好投资心态之妙法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v4
股票投资需要战略性思维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8za
论阶段性投资与投机本质上的一致性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94a
关于巴菲特理论的优化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99h
不被重视的巴菲特理论精华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9eh
林园的选股标准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9mm
博客网友跟帖精华(二)——基本面与安全边际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9qr
放弃也是一种艺术http://blog.sina.com.cn/u/4c5a73c9010009s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