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金融业

(2007-03-06 16:07:44)
分类: 行业研究
银行
  
   对管理层管理能力和控制风险能力的高要求,对宏观环境的敏感性,经营的高度同质化等现象普遍存在于世界范围的银行业。中国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的确把这些风险夸张地表现了出来,银行业的共性使这些风险再度发生的可能性仍然很高,只是没有这么夸张而已。而且金融业庞大的管理体系,中国银行业几十年积累下来的体制缺陷,根深蒂固的国营企业管理作风,并非一朝一夕三年五年或上个市就可以迅速改变的。
   前面一直在谈银行业的风险。在持续向好的宏观经济、人民币升值,以及商业银行规模尚小的背景下,银行业产生tenbagger的概率还是很高的,关键在于我们能否辨别谁是未来的tenbagger,可能是招商,可能是民生、浦发,也可能都不是。中国金融业处于开放的初始阶段,管制开始放松,外资进入,混业经营、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新产品都刚刚萌芽,行业将开始新一轮的跑马圈地,未来谁能取得领先优势言之尚早。万众瞩目的招行现在获得的一点点先行优势比起未来庞大的市场前景,可以说微不足道。
  银行业的利好因素:
  1. 零售业务和中间业务产品刚刚起步,未来发展空间巨大。
  2. 放开的自由竞争市场环境下,促使企业管理层提高管理能力和风控能力。
  3. 宏观经济持续向好。
  4. 人民币升值空间巨大。
  5. 放松管制使银行业务向多元化发展,混业经营脚步加快,存贷业务占比将明显下降。
  
  除在帖子讨论过的一些银行业共有风险和中国特殊历史条件下的风险外,还有以下两种风险:
  1.相比中国的高储蓄率,欧美国家股票、债券、保险等非银行类资产占比十分高,随着教育、养老、医疗等民生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居民收入不断提高和投资意识的增强,资产证券化将会是必然的趋势,银行储蓄将被大幅度分流。
  2.前期投资过热和将要到来的紧缩,很可能产生大量的不良贷款,例如房地产和钢铁、电力等过度投资行业。
 
证券
 
   虽然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壮大和日益丰富的金融衍生产品,证券业长期能获得成长,但证券公司业绩与市场活跃程度的高度相关性,使其类似于周期性股票,业绩呈现巨幅波动的特性。所以证券公司不适合长期投资。
 
保险
 
 还不懂如何准确地对保险企业进行估值,主流机构都认为不能用传统的市盈率估值法。也许保险业有其特殊性,但即使不能完全按传统方法运用市盈率估值,至少能反映保险企业的大概估值水平。资本天生具有逐利性,无论任何行业,归根结底企业内在价值取决于长期的盈利能力。
  我认为现价人寿毫无疑问被大大高估。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纺织服装业
后一篇:水井坊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