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家长怎样利用书来实施“亲子共读”?

(2012-04-07 09:01:47)
标签:

育儿

早教

孩子

妈妈

教育

乌鸦

亲子共读

阅读

讲故事

分类: 育儿

从陈禾老师那里学了不少育儿、早教的知识。

感触最深、受启发最大的是《这只乌鸦笨死了》。

与大家分享。

 

陈禾:

家长怎样利用这种书来实施“亲子共读”呢?

这里以《伊索寓言》的“乌鸦喝水”为例:

  1. 妈妈和孩子一同阅读“乌鸦喝水”的故事。

  2. 讨论:妈妈提出问题:乌鸦这样做,是不是就能喝到瓶子里的水呢?引发思考。

  3. 难题解决:孩子说出了答案,但怎样证明呢?大家一同来想办法。

  4. 最后采用的办法:做个试验来证明。

  5. 准备材料:用卡纸做一个乌鸦的嘴、一个窄口瓶子、一些小石子、在瓶子里盛少量的水。

  6. 试验:最好由孩子主动,把石子投入瓶子里,拿乌鸦嘴去尝试,喝不到,增加石子,最后还是喝不到。

  7. 讨论:为什么还是喝不到呢?水到哪里去了?引导孩子思考,说出答案:水被石子吸去一些,还有一些在缝隙里,水不会高上来。如果孩子说出的答案不合理,可以启发他,让他再想,再说,千万别直接告诉孩子答案。哪怕是和孩子争论起来,也没关系。

  8. 讨论:还有没有别的办法?不用石子,用沙行吗?让孩子试验:沙把水吸去了。

  9. 把瓶子打破行吗?打破了,水流到了地上,没了。打破玻璃瓶会有危险,所以不打破,引导孩子想像。

  10. 结论:这个故事说明什么道理?可以有很多答案,再共同评选出最好的答案。

  11. 如果没有更好的答案,可以把孩子引导到这样的结论:“只有在实验后证名真的能解决问题的办法,才是好办法。”

  12. 最后还可以引导孩子建立一个共识:书上讲的,并不一定对。

  《伊索寓言》是一本古代的书,伊索这老头不懂科学,写错了情有可原。但我们今天读他的书,如果还是用“乌鸦真聪明”这样的结论来给孩子读,给孩子讲,后果会怎样呢?第二个妈妈坚持每天给孩子讲一个故事,我们相信这个妈妈很聪明,故事讲得很精彩,但是她努力的结果可能是“聪明妈妈笨孩子”。

    反过来,经过这类体验式共读训练的孩子,即使妈妈没空了,让他自己读《乌鸦喝水》,我敢保证他还没读完,已经到处大喊大叫报告他的发现:“这只乌鸦笨死了!”

 

原文见陈禾老师的博客,地址:http://blog.sina.com.cn/s/blog_61b32f350100eror.html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