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原创实习医生医院故事拔火罐拔罐子 |
分类: 医院故事和健康演义 |
今天在中医门诊见习拔火罐。一开始要找同学出来做示范时,谁也不肯。最后示范完了,看到被示范的同学很享受、很舒服的样子,大家纷纷后悔不已。
接下来就简单得跟大家介绍一下拔火罐的知识吧。
拔火罐又称拔罐疗法、拔罐子,古称“角法”。是以罐子为工具,和用火燃烧排出罐内空气,造成相对负压,使罐子吸附于施术部位,产生温热刺激及局部皮肤充血、瘀血,以达到治疗疾病目的的一种子疗法。
民间拔火罐还是比较流行的,有些地方甚至什么病都拿来拔火罐。这当然是不正确的。西医有很多种治疗方法,不同的病应用不同的治疗方法,不同的治疗方法有不同的适应症。中国传统医学也是如此。
拔火罐的适应症:
拔罐具有温通经络,行气活血,祛湿逐寒,散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常用于——
1、痹证:如腰腿痛、肩背痛;
2、胃肠道疾患:如胃痛、腹痛;
3、肺部疾患:如咳嗽、哮喘。
4、急性扭伤有瘀血者,疮疡;
5、某些皮肤病:如丹毒、神经性皮炎、牛皮癣等。
6、痈疽初起
拔火罐的禁忌症:
下列情况不宜拔罐:
1、大出血或出血倾向性疾病:血友病、白血病、恶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等血液性疾病,绝对禁止拔罐。
2、水肿疾病、水肿部位不宜拔罐。
3、以下特殊人群不宜拔火罐:孕妇、妇女月经期、活动性肺结核、神经错乱、精神失常者、躁动不安者、肌肉痉挛抽搐者不宜拔罐。血压过高者、中、重度心脏病、心力衰竭、呼吸衰竭者、恶病质患者不宜拔罐。
4、部分特殊部位不适拔火罐:皮肤有过敏、溃疡部位不宜拔罐、部皮肤肿瘤、外伤骨折部位、瘢痕处、瘰疠处(淋巴结核)、血管浅显处不宜拔罐。大血管、心搏动处、静脉曲张部位、淋巴结聚集区(颌下、颈侧、锁骨上窝、腋下、腹股沟等)不宜拔罐。五官、前后二阴部位不宜拔罐。孕妇的腹部和腰骶部不宜拔罐。
5、以下特殊情形醉酒、过饥、过饱、过劳、过渴、剧烈运动后、身体极度消耗、皮肤无弹力者不宜拔罐。
注意事项:
1、拔罐治疗房间应宽敞明亮,空气流通、室温适宜,要注意患者保暖,并防止晕罐。
2、患者体位要舒适,根据病情与施术要求,选择适当体位与罐的规格,注意选择肌肉较丰满,没有毛发和骨骼凹凸的部位,以防火罐脱落。如确实需要在不平部位及毛发部位拔罐,可用和好的面圈垫在罐口下面,以防漏气或选取异形罐。皮肤干燥,可先将皮肤湿润后再拔罐。选好体位,嘱勿移动体位,以防罐具脱落。
3、拔罐时火力要足,罐口靠近拔罐的部位,操作要迅速轻巧,做到稳、准、快,才能将火罐拔紧,否则影响疗效。
4、严格掌握适应症和禁忌症。
5、用火罐时注意勿灼伤或烫伤皮肤。若烫伤或留罐时间太长而皮肤起水泡时,小的勿须处理,水泡较大时,用消毒针将水放出,涂以龙胆紫药水后,覆盖敷料,以防感染。
6、老年、儿童与体质虚弱的患者施罐数量宜少,留罐时间宜短,否则难以承受。初次接受拔罐者,除应消除其畏惧心理外,拔罐数量与时间也宜少宜短,待适应后复诊时再酌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