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拔火罐(下)

(2007-06-29 17:20:04)
标签:

原创

实习医生

拔罐子

拔火罐

分类: 医院故事和健康演义
罐的种类:

临床上常用罐有三种:玻璃罐、竹罐、陶罐。

1、竹罐用直径3~5cm坚固的竹子截成6~10cm不同长度磨光而成。这种罐的优点是取材容易,制作简单,轻巧七价廉,且不易损坏,适于药煮,临床多有采用。缺点是易爆裂漏气。

2、陶罐用陶土烧制而成,罐的两端较小,中间略向外凸出,状如瓷鼓,底平,口径大小不一,口径小者较短,口径大者略长。这种罐的特点是吸力大,但质地较重,容易摔碎损坏。

3、玻璃罐用玻璃制成,形如球状,肚大口小,口边外翻,有大、中、小3型。其优点是质地透明,使用时可直接观察局部皮肤的变化,便于掌握时间。临床应用较普遍,其缺点也是容易破碎。

 

拔罐方法:

拔罐子不仅仅有火罐,还有水罐、抽气罐。

1、火罐法:

是用火在罐内燃烧,形成负压,使罐吸附在皮肤上,操作方法有——

(1)闪火法:用镊子或止血钳夹住燃烧的酒精棉球,在火罐内绕一圈后,迅速退出,快速地将罐扣在施术部位。此法简便安全,不受体位限制,为目前临床常用的方法。

(2)投火法:将纸片或酒精棉球点燃后,投入罐内,然后迅速将火罐扣于施术部位。

(3)滴酒法:是用95%酒精或白酒,滴入罐内1-3滴(切勿滴酒过多,以免拔罐时流出烧伤皮肤),沿罐内壁摇匀,用火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4)贴棉法:是用大小适宜的酒精棉一块,贴在罐内壁的下1/3处,用火将酒精棉点燃后,迅速将罐扣在应拔的部位。

(5)架火法:即用不易燃烧、传热的物体,如瓶盖,小酒盅等,将95%酒精数滴或酒精棉球置其内,置于应拔部位,用火点燃,将制度迅速扣下。

 

2、水罐法:

先将配制好的药物放在布袋内,扎紧袋口,放进清水煮成适当的浓度,再把竹罐投入药液内煮15分钟左右,用镊子取出竹罐,倒干罐内药液,迅速用凉毛巾紧扪罐口,立即将罐扣在应拔部位,即能吸附在皮肤上。本法配合药物加强疏风止痛的作用,常用于风湿痹痛和某些软组织病证。所使用的药物多为疏风活血通络的中草药。

 

3、抽气法:

抽气法先将备好的抽气罐紧扣在需拔罐的部位上,用抽气筒将罐内的空气抽出,使之产生所需负压,即能吸住,此法适用于任何部位拔罐。
 
据我们医院的大夫介绍,在医院里拔火罐很便宜,只要几块钱,最贵的是10块钱。呵呵,以后有机会可以去体会一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