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原理的老师都很有特色。先说孙俊三老师吧,就是个很有意思的人。
前两个星期,他给我们上课,穿了个粉色的衬衣,挺有型的,显得很年轻。然后他开始讲美学与教育,讲着讲着他站到讲台的一侧,左手手拐子斜倚着讲台。这时我们看清了全貌:一条直筒的深蓝色的牛仔裤,裤管特大的那种,然后是一双皮鞋。哈哈,这是典型的周星驰的作风啊,不过周星星是西装裤配运动鞋。
孙老师讲这个美学吧,我们都觉得很难懂,他就说了,上我的课,你们要做好思想准备啊,我的要求是很严格的,这是选修课,你们要是觉得难可以不上,上就要按我的要求做作业。结果他上完课,那次讲的是苏格拉底和希琵阿斯的对话,作业就是从对话来谈美学和教育学结合的意义和可能。
我上网也没有查到什么资料,也没有学过美学,那个对话也不知道在哪里,但是习惯做一个循规蹈矩的学生,还是把作业七拼八凑搞完发到孙老师的邮箱里去了。想孙老师学生那么多,作业估计他不会很仔细看的,所以为完成一个任务舒了口气。没想到,两天后我收到孙老师的邮件
――
高榆:
你好!
作业收到。有一些自己的思考。
希望能更紧密地结合苏格拉底的对话来论述问题,能够对具体、细小的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能力就会大幅度提升。谨此。
祝好!
孙老师即日
看到孙老师的邮件,我真的是除了愧疚两个字以外无法形容自己的感觉。我又重新写了一遍,发到他邮箱,把开头改了一下。随即,孙老师又给我回了邮件:
高榆:
你好!
又收到了你的作业,我感到你非常努力,我很高兴。
文章从对话谈起,也要顺对话展开,还要就对话结束。紧扣题目,才能表达中心,完成写作的目的。
孙老师即日
师德如此,真让我感到汗颜。他后来在课堂上说了一句话,研究生是做研究的,重复现成的东西就不是研究了。这让我们在座的人都感触很深。
他是个很严肃的人,但是记得我们复试的时候,他手机响了,铃声是S.H.E的《我不想长大》。“我不想我不想长大,长大后就世界就没有花,我不想我不想长大,我宁愿永远都又笨又傻······”当时面试的老师都笑起来,我们当时紧张的心都放松了。
这就是我们的孙老师。尽管我不是他的研究生,了解也不深,但是他的人生态度,为师的风范,对名利的淡薄,闲云野鹤般的生活状态,他将自己的书房叫做“闲莳书屋”,我们就可以从此看到可爱的孙老师的年轻与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