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高榆:童话是个甜蜜的梦

(2007-10-24 22:24:22)
标签:

文学/原创

 

    当我再一次面对一群流着鼻涕、动来动去、吵吵闹闹的小学生时,我很努力地克制情绪,心里告诉自己,我可是学教育的啊,忍住,忍住······于是很勉强地做出微笑的样子,开始上课。每次下课之后我都有一种头被吵晕了的感觉,于是发誓自己一定不要小孩,这简直是一群小魔鬼,而且是一群精力超级旺盛的小魔鬼。有一次,我们玩连词组句的游戏,每个人说一个句子成分,当Steven把整个句子连起来时大家都笑翻了:Miss Gao was riding a bike under the sofa at 12 o’clock last night.我真是哭笑不得。在没有课的时候,有时竟很想那些小家伙,他们让我再一次感受到了那么简单、纯洁的儿童时代。跟他们在一起的时候,觉得自己都变得跟他们一样大了,尤其是被他们拉着一起做游戏时,我竟然也笑得手舞足蹈,忘了外面的噪杂和内心的烦恼。

    叶圣陶在回忆起自己的童年时,流露的是一种淡淡的遗憾,“我的父母不曾想到这等地方,现在的儿童所惯做的唱儿歌讲故事等等玩意,我都不曾领略过,不知是什么味儿,他们只同我讲些‘你到那边去’‘你吃这东西’的话,我当然没有多费口舌的必要。至于先生,他只是教书,我只是背书回讲,他不肯开一声多余的口,我自无发言之余地。”然而,童年是多么的宝贵,“我想幼年是开端、是萌芽,将来的命运,大部分在这时候就注定了,所以很重要。·····人的一生的活动是不可分割的,只是一个浑整的全体,这步走好了,则浸染也好,暗示也好,指导也好,总可使儿童得到实益,使其自觉觉人,奋发努力。”

    童年是美好的,儿童是珍贵的。叶先生感叹自己的童年没有应得的乐趣,可是我们现在的儿童又真正享受了多少乐趣呢?以前或是因为父母的原因,或是因为条件实在不允许,而今天我们的儿童生活的环境比起来可算是天堂了,但是我们的儿童却没有相应的快乐。用我现在教的一个小朋友的一句捣蛋话说就是,宁愿回到原始社会,没有作业,可以天天做游戏,饿了就去打猎,多快活,多自由啊,哈哈哈······可是他很快就垂下头来说,唉,可是这是不可能的拉,我想回到原始社会都不可能,还是快点完成任务吧。这让我这个做老师的实在感到无能为力。

    教育的重要而且永久都重要,这是我们都知道的。但是人总归是人,首先要的是做人。知识和技能可以不学,做人总是要做的。要给儿童知识和以后立足于社会的技能,这固然是大人对儿童深切的爱意,而大人对儿童也有一样不可推卸的责任,那就是培养他们的精神和情感。这对于开端与萌芽时期的儿童尤为重要,一个人的品性、性格、潜力、思维的开阔度大多都是在这时形成的。这便在大人能利用适当的工具了。书是应该要读的,知识也要学的,但是,用周作人的话就是“中国向来以为儿童只应该念经书,以外并不给预备一点东西,让他们自己去挣扎,止那精神上的饥饿;机会好一点的,偶然从文字堆中――正如在秽土中检煤核的一样――掘出一点什么来,聊以充腹,实在是很可怜的,这儿童所需要的是什么呢?我从经验上代答一句,便是故事与画本”。

    给孩子童话书,即使你不去教他,受了童话的暗示与指导,儿童自己也会变成一个抒情诗人,一个小童话家,一个发明家。他自己努力,然后使自己的内面的精神扩大了,他开始有自己的想法,自己努力地去实现,即使他学习知识和技能,也知道自己是为了什么要学习。他的精神已经自觉了,他们就可因此得到很多益处,他们的心情得到了释放,情感净化了,美化了,也成熟了。“于当时就是深深的镂刻,对于将来又是丰美的泉源。”

    我们的大人们现在是爱儿童爱得过头了,父母和老师都是怕一点点的“不务正业”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仿佛今天不学习这个单词和课文明日就会沦落街头。我们大人实在是应该明白儿童的想象嗜好是什么,而且也这么想象欲求嗜好。儿童同成人一样的有精神需要,而自己又不能制造,不得不要求成人的供给,成人若是没有及时地给予,听任儿童的择取,面对今天复杂的多样的选择,没有辨别能力的儿童,很容易就掉入深渊不可自拔。这不是父母和老师最不愿看见的吗?

    我们都是从小孩子走过来的,小孩子是一片天真的,一天只知道玩,精神极好。我们的理想的再美好的生活都比不上那童年时期。童年是播种与栽培期,壮年是开花成荫期,老年是结果收成期。童年的重要在于它是一个伟大的为未来做准备的时期,这个时期精神的培育尤为重要,但愿匆匆光阴卷走了我们的童年,还能给我们留下几个让我们回味一生、滋养我们一生的可爱的童话,回忆起来时还能在苦的生活中暂时忘记沉重的负担,留下一段耐人寻味的轨迹,偶尔让我们在童年的梦里甜蜜一会。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