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的时候,我似乎触及了一些持久品质的思考,不过那是关于友谊的。考研的时候,也想到了坚持,曾为自己写下了一句短小的座右铭:坚持就是伟大。一直以来,只觉得自己身上缺乏了这么一种品质,处于表面上的坚持状态,我称之为“固执”,这个词隐含贬义,与坚持的区别就在于后者似乎更有一种智慧的实践,可以把这种实践称之为“虔诚”。
转回来谈“持久”,所谓“持守而使之长久”,似乎同样具备着以上所说的智慧以及虔诚的本性。想想,我们身上丢了多少东西?曾经向往拥有的,如此是否仍然持守?未必没有。在生活中,多少人在后悔逝去的青春?当你后悔的时候,我想那份深藏在心中的持守毕竟出现了。人很容易健忘,在这点上说不上高尚与卑微,然而,我们可以健忘到说:没有什么可以后悔的吗?然而,我们可以看到这种犬儒的现象。
不好吗?是的。大概没有人会说它是“善”的。善包括外在的善,灵魂的善,与身体的善。我想,灵魂的善应该是最重要的,因为它是基本的,自主的,可以让每个人依赖、信靠的。
没有它,何来幸福?运气,事业,健康都不能没有这种基本的东西。
持久是灵魂的善的实践。打个比方,什么成就了一段另人羡慕、景仰的友谊呢?是高尚,而不是其他外在的东西、标准。这种高尚凭借的正是这持久而成就的伟大。
为什么说“固执”是贬义的呢?因为,它是自尊、狭隘、偏见的混合,而从来不是自尊、宽广、智慧的和谐。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