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坏了几天,趁着今天阳光灿烂,去换了一块主板,加了一条128M的内存,维修之后虽然觉得慢了很多,也没多大在意,回到寝室,回到原来习惯的“世界”,感觉才变成了问题。
恼火吗?有点。按照海德格尔的理解,电脑作为日常使用的工具已经不是那么上手了,不能完全上手的状态以一种“触目”的姿态出现在此在操劳于周遭世界的过程中。反过来思考,此在操劳的样式未免不受技术条件的影响,用习惯了P4的,大概会觉得P3不太合用。
然而,这里的实质问题是什么呢?不知不觉,此在越来越易于受“技术”的压迫了,技术一步一步地潜在地改变着此在与周遭世界打交道的方式,这个方式的实质就是“快”与“慢”的对立。“快”突然中断了,此在还没来得及调谐本身的生存样式,不得不面临这个中断的压力。所以,此在在这种反冲之中,如何面对“慢”的生存便成了现代社会的一个重要问题。
米兰·昆德拉曾说过,在现代,路程已经成了两点之间的距离了,已经丧失了路程本身的意义。此话指明了一个事实,“慢”的生存正是此在感悟本身的基本条件,否则虽然“快”了,不仅会错过自身,还会在残断的意义上重新面临回到“慢”的问题。
这样一想,电脑速度慢了,倒恰恰是调协自身的生存姿态,感悟“慢”本己的积极意蕴的一个机会。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