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拳头出不了“孝子”

(2009-03-16 20:07:53)
标签:

杂谈

分类: 观点

 

             【应景瞎三话四】

拳头出不了“孝子”

 

 

  在我的家乡浙江嘉兴近日接连发生两件事:一位13岁少年,在挨了父亲打后离家出走7天,白天躺草坪,晚上睡桥洞;一位27岁青年16岁开始小偷小摸,后来偷窃“习惯成自然”,从1998年7月到今年3月,共七进班房,面对怀有8个月身孕的老婆,他终于潸然泪下、悔恨交加……这两件事发生在不同的地点不同的人身上,反映的是同一个问题:青少年成长教育不容忽视。
  青少年成长教育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不知道有多少书本、多少电视节目和多少课堂在为青少年们讲理想、讲道德、讲纪律,青少年教育一直得到社会、学校和家庭重视。但令人不安的是,青少年问题仍然频频发生,如报道中所说“离家出走”少年和小偷小摸“习惯成自然”青年这样类似的事例时有耳闻,一些年轻人不愿吃苦、不思进取、眼高手低只图享乐,成为游手好闲的“啃老族”;有些小年轻沉湎网络、结伙滋事,已经成为父母的心病和社会安定的隐患。笔者从公安部门了解到,近年来青少年犯罪率呈上升趋势,这一现象必须引起重视。
  为何青少年教育常抓不懈,而问题屡屡发生?笔者以为以下四个方面的新情况需注意。
  一是社会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生活在开放时代,信息高速便捷化、物质丰裕富贵化、娱乐生活多样化,当今青少年面临着多重诱惑。青少年正确的价值观尚不健全,缺乏社会经验和自我控制能力,稍有不慎就会滑向反面。新时期青少年教育要适应变化了的新情况,改灌输说教为贴心入脑的互动教育,教育手段应生动和多样化。在互动中及时交流沟通,准确了解青少年思想走向,力争使教育无缝化。
  二是应试教育的沉重负担让部分青少年失去上进心。综观有问题青少年,大多出自成绩差的学生,他们在繁重的学习任务中跟不上队,从而失去自信,失去学习的兴趣。从厌学开始,他们将心思逐渐用到了别的地方,自寻安慰,由此引发种种问题。让课堂增加吸引力,让厌学的孩子学有所乐、健康成长,尽快推进素质教育是一大良策。
  三是生活节奏加快,导致家庭教育简单粗暴。父母在激烈的社会竞争中疲于工作与事业,对孩子疏于引导;有些孩子的父母常年打工在外,对孩子的管理鞭长莫及。当孩子出现任性、妄为等问题时,有些家长仍沿用“棍棒底下出孝子”的旧观念,用拳头说话,以暴力压服,其结果适得其反,“13岁少年挨打离家七天”之事即为证。
  四是溺爱纵容使孩子缺少规范。如今只生一个孩子,父母视孩子为掌上明珠,对孩子逐渐滋生的不良习惯听之任之,一味溺爱。生活条件改善了,在孩子身上花的钱也多了,许多孩子从小养成了花钱不心疼、贪吃挥霍的习惯。当问题出现的时候,家长往往采取纵容的态度,没有将问题及时解决在萌芽时。俗话说“小时偷只钉,长大偷块金”, “七进班房”的27岁青年就是在很小时开始养成偷窃习惯的,后来小偷小摸“习惯成自然”了,这样的教训可谓深刻,我们应该汲取。
                                                 2009.3.16

 

 

   相关阅读链接: 

    1. 挨了父亲打 13岁少年7天不回家

    2. 二十七岁的准爸爸就要7进班房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