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喜欢吃鱼

(2008-07-01 14:28:28)
标签:

吃鱼

分类: 记忆

 

 

     [ 吃鱼者说 / 上篇 ]

喜欢吃鱼

 

 

 

    黄梅天发大水,河水漫进了稻田,鱼也跟着游进了稻田和水沟。妻子在乡下的妹妹抓了一大筐鱼送过来,家里摆起了“鱼门宴”。以鲫鱼为主,大小不一,将大的红烧、清蒸,将小的开了油锅。这天中饭、晚饭,我们家里的餐桌上摆满了鱼,我暴饮暴食,不知将多少条鱼塞进了肚子里,想将我的“鱼窟窿”填满。

 

    我从小就爱吃鱼,大人们说我象只猫。

    喜欢吃鱼,可是经常吃不到鱼。那个时候[注]鱼是招待客人的,难得为自己买来吃。到过年的时候,家家户户都要备一条鱼,讨“年年有余”的吉言。一般都买鲢鱼,也有鲤鱼、草鱼,这种鱼大块的肉多实惠,到年夜饭那天杀了,鱼头留着晚上烧,将鱼身切成几个方块,放在一种陶瓷的容器里,用盐腌了。说是年夜饭,其实也没几个菜,鱼头是我最喜欢吃的菜,我就象馋猫一样贪婪地吃,母亲在一旁提醒我小心鱼刺,说鱼头与鱼身结合处的肉里有小鱼刺。

    春节走亲戚,我可以天天见到鱼肉、闻到鱼鲜,因为鱼是春节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大人们称鱼肉为“看菜”,起初我并不理解。年初二是逢双日子,我们穿上新衣服去舅舅家,走在路上母亲反复叮嘱我,中午吃饭时不要吃鱼。我问为什么?母亲说鱼是看菜,不是吃的。我说鱼是吃的,我们家里昨天吃年夜饭不是吃鱼了吗?母亲摇摇头说,那是两回事。母亲还告诉我,要是客人家的鱼已经被人吃过了,你就吃一点;要是客人非要让你吃鱼,还将鱼夹到你碗里了,你也可以吃一点。我不懂为什么,但我记住了如何按母亲说的做。

    烧中饭的时候,舅妈从碗橱里拿出了一块鱼,在清水里洗了洗,放到一只白色面碗里,又放了点姜、葱,倒了一点黄酒,然后放到了饭锅上面的蒸架上,将锅盖盖住,开始生火烧饭了。几分钟后,锅盖下面冒出了水蒸汽,水蒸汽成一个圈状向四周喷散,空气里弥漫着蒸咸鱼和葱的清香,搅得我胃口大增,馋了。我跟母亲说肚子饿了,要吃饭,被舅妈听到了,拿来一盒饼干要拆,母亲连忙制止。母亲知道我“醉翁之意不在酒”,给我狠狠使了个白眼,我忍住不敢说了。

    吃饭时,大家围坐在八仙桌前,舅舅给我们倒了米酒,他自己倒了烧酒。那碗鱼放在中间,其它菜都围绕着它。鱼肉上面几根鲜挺翠绿的葱,已被高温蒸得瘪掉了,颜色也没蒸前翠绿了,但它和鱼混合在一起然后散发开来的香味,有着特别的生动,格外诱人。我盯着鱼肉,其它菜都没放在我眼里,筷子几次差点伸过去,可是我想起了母亲在路上的叮嘱,还是缩手了。我看见舅舅的目光好几次与我相遇了,他有些犹豫有些躲闪,最后他用招呼我们喝酒将心思引开了。舅妈给我夹小菜,我说不喜欢,什么都不要。舅妈问我:那你想吃什么?我想说喜欢吃鱼,可是嘴巴还没张开,就被母亲拧了一把,我哭了起来,弄得一桌子人很尴尬。舅妈埋怨母亲:跟小孩子耍什么脾气呀。舅舅问我:你想吃鱼是吗?我含着泪望着母亲不敢说嗯,我看见母亲尴尬得脸也红了。舅舅将筷子伸到了鱼碗里,夹了一块鱼肉放我碗里,说吃吧,舅舅家里还有。母亲将嘴对着我耳朵轻声说,上面的吃一点,下面的不要动。我不懂,为什么上面的鱼肉可以吃一点,下面的不可以吃?

    回家的路上,我被母亲打了几下,埋怨我不听话,说以后再也不带我做客人了。母亲凶我时眼里却闪着泪花,我从此记住了,鱼是不能随便吃的。

    春节客来客往,我家的饭桌上也有鱼,也放了葱,也放在桌子中央,也散发着葱和鱼混合的香味。我还是很馋,但我不敢吃鱼,有几次趁人不注意时,我飞快将筷子伸到鱼碗里,沾到了一点鱼汤,赶紧放进嘴里,一股鲜鲜咸咸的味道立即从舌尖上延伸开来,正是我幻想中的味道,含在嘴里的一口米饭很滑溜地吞下去了。

    一碗鱼就这样端上来又端回去,派了好几天用场,我理解了母亲说“看鱼”的意思了。有一日,家里来客人,中午吃饭时,父亲将鱼的上面部分夹给客人吃了。客人走后,母亲悄悄用筷子将鱼翻了个身,将破损的那一面盖下面了,又成了完好的一块鱼,母亲又撒上姜和葱,蒸了,第二天来客人时又端上桌子。我突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教我吃鱼时要先吃上面的别动下面的。

    一天下午,我突然想吃鱼想得忍不住了,想得口水也冒出来了。看看父母不在,我偷偷开了橱门,将鱼碗端在手上,正用筷子夹住一块鱼肉往嘴巴里送时,母亲开门了。我一惊,鱼碗摔地上碎掉了。母亲进来问怎么啦,我支支吾吾说是一只猫进橱里偷鱼吃了,后来将碗弄碎逃掉了。母亲看见我手里的筷子,明白了一切,但她假装糊涂,只骂了一句“讨厌的猫”,弯腰去捡地上的碎碗片。不知道为什么,这一次母亲没有凶我半句。

    连着好几天,我没了吃鱼的胃口。可毕竟本性难移,时间长了鱼瘾又蠢蠢欲动了,有时按捺不住。记得最高兴的时候,是父亲去街上买了一条鱼回来。那时卖鱼的地方叫鱼行,鱼场的人捉了鱼回来一般在下午三点后,所以鱼行做生意主要在下午。鱼行里有各种鱼,最好卖的是鲢鱼,象现在很吃香的汪刺鱼、甲鱼、鳝鱼、鳗鱼之类,当年是受冷落的,它们被归入“垃圾鱼”行列,一些没钱买鱼的穷人家才会买垃圾鱼吃。垃圾鱼因为价钱太便宜,所以卖时一般不用过秤,鱼行的人在鱼筐上踢一脚说,多少多少钱拿去算了,出的价钱多少与鱼行人当时的心情有关,也与他和买鱼人的熟悉程度有关。我家虽然也穷,可父亲要面子,从不买垃圾鱼,他买回来的是鲢鱼。

    母亲接过父亲手里的鱼去杀了。她杀鱼动作很快,但杀得很干净,杀完了就去烧。当油锅直冒青烟,菜油里的小泡泡翻没了的时候,母亲果断地将鱼放进去,一声吱啦啦的油爆声将我的味觉吊得老高老高。我们家大多做的是红烧鱼,姜、葱、黄酒和酱油是少不了的。起锅的时候,母亲象天女散花一样抓一把切碎了的葱撒入锅中,整个屋子里立即充满了鱼和葱混合的香味,我站在一边等开饭,家里的猫也守在灶边,伺机行动。不用说,这餐晚饭我又是怎样的狼吞虎咽。

 

    喜欢吃鱼,使我对鱼有着特别的关心。谁要是会捉鱼,谁就是我羡慕的人;走在河边,看见水面上扬起一个大大的水花,我就马上想像到很多种鱼以及它们在水中的姿态,当然,最后的思路必然延伸到一碗烧熟的鱼肉上。

    因为我喜欢吃鱼,还将家里人也渐渐培养成了喜欢吃鱼的人。

    记得妻子刚进门的时候是不大喜欢吃鱼的,她特别不喜欢吃冷掉的鱼,因为冷掉的鱼腥味重,这让我多吃多占得心安理得。我家买菜时,买鱼成了首选,我不在乎是海水鱼还是淡水鱼,只要是鱼就喜欢。我们以买鲫鱼为多,因为鲫鱼味道鲜得纯正,听医生说营养价值也高,还有购买方便、价格实惠。妻子练出了烧鱼的一手绝活,经她手烧出来的红烧鲫鱼特别好吃,这是来我家吃过饭的人的一致评价。

    我也有一手绝活。等妻子将红烧鱼起锅后,我就急喊别洗。将一碗米饭放入鱼锅内,将剩下的鱼汤、葱和鱼肉的碎末与米饭拌在一起。这饭因为是在热锅里拌出来的,所以吃起来既鲜又香,味道很特别,我取名为“猫饭”。我喜欢吃猫饭,后来儿子也抢猫饭吃,再后来儿子长大懂事了,将猫饭留给了我吃。妻子觉得做猫饭吃有点可怜兮兮的,所以大多不让我做。她看我吃猫饭时会摇着头说:见过喜欢吃鱼的,就是没见过像你这样喜欢吃鱼的,真是成精了。

    鱼吃得多了,不喜欢的人也慢慢喜欢上了,看见妻子吃鱼吃得很投入,有了津津有味的样子时,我在心里笑:终于被我同化了。都说环境影响人,这话一点不假,我的儿子也喜欢吃鱼,我们一家人在吃鱼的问题上形成了高度的一致性,所以,我这辈子吃鱼是吃定了。

    吃鱼也有风险,有时吃得不小心,鱼刺卡住喉咙,就麻烦了。妻子是吃鱼的后起之秀,在技术的老练程度上肯定比不上我,所以卡鱼刺的事也常常发生在她身上。有天吃晚饭,妻子被鱼刺卡了,是一根小鱼刺,吞不下吐不出,无影无踪的,只感觉难受。用了各种土办法,都没凑效,后来听人说醋能软化骨头,喝几口米醋能将鱼刺化了。我们照着办了,感觉是好了一点,但鱼刺还在,没有化掉。妻子说下次再也不吃鱼了,就早早地睡了。

    第二天起来时,鱼刺自然消失了,真的被米醋化掉了。隔了一天,家里又有鱼了。妻子早已忘了不再吃鱼的发誓,照吃不误,只是从这一天开始,我们很自然地分了工:妻子主要吃鱼头和鱼身,儿子吃鱼身,我吃鱼尾。鱼尾的肉很嫩,只是小鱼刺特别多,需要由吃鱼技术高一点的人来完成,我当然义不容辞、责无旁贷啦。

    从这一天开始,我家的鱼味里面,又掺入了亲情与责任两种味道。

 

    喜欢吃鱼,就羡慕会捉鱼的。

     在下篇的“吃鱼者说”中,我要说说捉鱼的事。

 

 

         [注] 那个时候,指的是上世纪60年代,那是一个

            物质相当贫乏的年代,人的生存状态不佳,其

            发生的故事,没此经历的年轻人或许无法读懂。

 

 

   

     点击浏览[吃鱼者说/下篇]:《羡慕捉鱼》 

 

                                                                  2008/7/1

 

 

“看”鱼 

 [修改稿,08/9/22《南湖晚报》网上部落发表]

 

  我从小就爱吃鱼,可是经常吃不到鱼。在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时,鱼是招待客人的,难得为自己买来吃,到过年的时候,家里才会备一条鱼,讨“年年有余”的吉言,鱼是春节饭桌上必不可少的一道菜。

  年初二是逢双吉日子,我们要穿上新衣服去舅舅家。走在路上,母亲叮嘱我,中午吃饭时不要吃鱼。我问为什么?母亲说鱼是看菜,不是吃的。我说鱼是吃的,我们家里昨晚吃年夜饭不是吃鱼了吗?母亲摇摇头说,那是两码事。

  烧中饭的时候,舅妈从碗橱里拿出了一块鱼,在清水里洗了洗,放到一只白色面碗里,又放了点姜、葱,倒了一点黄酒,然后放到了饭锅上面的蒸架上,将锅盖盖住,开始生火烧饭了。几分钟后,锅盖下面冒出了水蒸气,水蒸气成一个圈状向四周喷散,空气里弥漫着蒸咸鱼和葱的清香,搅得我胃口大增,馋了。

  吃饭时,大家围坐在八仙桌前,舅舅给我们倒了米酒,他自己倒了烧酒。那碗鱼放在中间,其他菜都围绕着它。鱼肉上面几根鲜挺翠绿的葱,已被高温蒸得瘪掉了,颜色也没蒸前翠绿了,但它和鱼混合在一起然后散发开来的香味,格外诱人。舅妈给我夹小菜,我说不喜欢,什么都不要。舅妈问我:那你想吃什么?我想说喜欢吃鱼,可是嘴巴还没张开,就被母亲拧了一把,我哭了起来。舅妈埋怨母亲:跟小孩子耍什么脾气呀。舅舅问我:你想吃鱼是吗?我含泪望着母亲不敢说嗯,母亲尴尬得脸也红了。舅舅将筷子伸到了鱼碗里,夹了一块鱼肉放我碗里,说吃吧。母亲将嘴对着我耳朵轻声说,上面的吃一点,下面的不要动。我不懂,为什么上面的鱼肉可以吃一点,下面的不可以吃?

  春节客来客往,我家的饭桌上也有鱼,也放了葱,也放在桌子中央,也散发着葱和鱼混合的香味。我还是很馋,但我不敢吃鱼,有几次趁父母不注意时,将筷子飞快伸到鱼碗里,沾到了一点鱼汤,赶紧放进嘴里,一股鲜鲜咸咸的味道立即从舌尖上延伸开来,正是我幻想中的味道,含在嘴里的一口米饭滑溜地吞下去了。

  一碗鱼就这样在春节里端上来又端回去,派了好几天用场,我理解了母亲说“看鱼”的意思了。有一日,家里来客人,中午吃饭时,父亲将鱼的上面部分夹给客人吃了。客人走后,母亲用筷子将鱼翻了个身,将破损的那一面翻到下面了,又成了完好的一块鱼,第二天来客人时又端上桌子。我突然明白了,母亲为什么教我吃鱼时要先吃上面的别夹下面的。

  一天下午,我突然想吃鱼想得忍不住了,想得口水也流出来了。看看父母不在,我偷偷开了橱门,将鱼碗端在手上,正用筷子夹住一块鱼肉往嘴里送时,母亲开门了。我一惊,鱼碗咣啷一下,摔地上碎掉了。母亲问怎么啦,我支支吾吾说有只猫进橱里偷鱼吃了,后来将碗弄碎逃掉了。母亲看见了我手里握着的筷子,明白了一切,只骂了一句“讨厌的猫”,弯腰去捡地上的碎碗片。

我不明白,母亲这一次为什么没凶我。

    [字数:1100]

                                                                      2008/9/21

 

 

 

喜欢吃鱼

 

喜欢吃鱼

 

喜欢吃鱼

 

喜欢吃鱼

 

喜欢吃鱼

 

喜欢吃鱼

 

喜欢吃鱼

 

喜欢吃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鸟鸣如歌
后一篇:羡慕捉鱼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