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楼市股市 |
第一、楼市资金来源并非全部都是投资或投机性资金需求。楼市需求在中国主要分为刚性需求(城市化中的移民、被动拆迁户、中低收入阶层等),改善性需求(住房升级换代类需求)、投资性和投机性需求(靠长短期持有物业升值后转让或出租来获取收益)。前两种需求在城市化快速发展过程中,短期很难被消化满足,这种需求不会因为股市的变热而有丝毫转化。投机性和投资性需求自05年以来房地产宏观调控政策不断出台的今天,本身已受到严重打压,其需求量占总需求量的比例越来越小。因此我们做一个假设,即使房地产全部投资和投机性需求全部转移到股市,对房地产整体市场的影响也是不大的。
第二、同时股市牛气冲天,投资者从中获取的“巨大财富”向何处去?我向按照中国人的传统心理,有钱之后首当其冲的就是给自己选择一处房产,让自己的余生后顾无忧。房子本身是一种消费品,供人们居住使用,同时房子也是一种保值增值的优良工具,其没有股市风险大,波动程度小。在中国传统思想中:“一铺养三代”就是明证。在1999年至2000年股市因为网络新经济而处于牛市阶段,导致了当年高档住宅在北京脱销的局面,北京市场出现了供需两旺。
第三、股市资金从那里来?资金主要来自储蓄存款,而非来自楼市里的资金。根据央行公布数据:自06年10月人民币储蓄存款额近5年来首次下降以来,近几个月的储蓄存款增速进一步下降。与此同时,股市上证指数突破到3500点。从两者成反向关系来看,证明股市对存款的分流作用十分明显。反过来我们在看看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北京房价继续上涨的局面丝毫没有改变,新盘上市的热销局面继续存在,继续出现一房难求的现象,楼市并没有因为股市的牛气受到影响。
通过以上三点可以看出,股市和楼市之间并没有“此削彼长”的替代效应。不存在楼市火了股票就跌的局面,同样也不存在股市火了,楼市就掺了的现象。相反,有可能会起到互相促进的作用。当股市聚集的“财富效应”不断放大,并转向楼市的时候,会促进楼市价格的进一步上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