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供需北京房地产市场 |
但是另外一个数据值得我们警醒,从北京房地产信息网获取的数据:截止到4月中旬,虽然北京房价继续高涨,销售量与去年同期相比,销售量却缩水了40%。同时截止到4月17日,北京在售住宅总量达到10万套,按照目前市场前四月的平均销售速度,足够今年北京市场消化一年。
上述两条消息可以看出当前房地产市场存在的两种不正常的现象:一是住宅市场违反了供需规律。我们知道,按照供给需规律,一种商品如果价格长期高速上涨,最重要的原因是该商品供给量太少,市场供不应求,从而导致价格上涨。但是按照实际情况,北京成交量缩水,,同时供给也相对充足,那么价格上涨就令人不解了;二是按照传统习惯,4月份通常是北京住宅进入一年中旺销季节的开始月份,然而今年出现了旺季不旺的反常局面,市场如此难以捉摸令人费解。
北京住宅市场供需扭曲,市场出现异常现象,那么到底是何种原因造成的呢?
在任何一个商品市场中,对供需双方来讲,都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让对手屈服,为己方争取最大利益,斗争的最终结果往往是取得一种平衡。从目前来看,北京楼市供需双方开始进入深度博弈。作为供给者的开发商来讲,他们认为北京的楼市一如既往是一团“火”;而作为楼市的需求者,如今市民买房开始回归理性,认为北京房价已经冲到最高点,该到拐点向下的时候了,任你房价再涨,我自岿然不动,我就不买,看你奈何?
供需双方实际表现是一种冰火两重天的境界。在当前的市场环境和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确实存在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的事实,双方各有理由坚持自己的立场。
开发商开发项目是一种纯粹的商业行为,因此追求利润最大化是其终极目标。他们永远希望楼市“火”下去,房价涨上去了、就可以获取更多暴利。那么开发商如此自信,自有其道理:一是目前北京楼市供应基本来源于商品房,由于保障性住房制度的确实和落实不到位,福利性住房供给有名无实,虽然政府从今年开始逐步加以落实,增大保障性住房的供应,但开发商始终认为对商品房市场构成不了威胁;二是房地产市场化这几年,众多开发商在楼市中获取了丰厚的暴利,因此有足够资金来支撑一个项目开发,因此面对市场滞销局面时,他们选择的不是降价来获取销售速度,而是大家互相联合继续涨价,与消费者斗争到底;三是当前京城众多房地产项目在前期销售时选择相对较低价进行销售,由于众所周知的暴利,往往一个项目销售到一半的时候,已经完全收回该项目全部开发成本,因此后半成项目销售就完全是为了实现利润,在这个时候,开发商考虑的完全是如何更多从购买者身上取得利润,而完全不在乎销售周期,把涨价坚决进行到底。
而作为购房者来讲,一方面房价如此之高让其难以承受;另一方面是北京市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政策让其充分相信北京房价一定会降,从而选择了理性的持币观望。一是07年以来,北京政府出台的系列保障性住房的政策,承诺两个1千万工程,同时首批限价房在千呼万唤声中,地块也上市了;二是众多市民相信随着08奥运会的结束,随着奥运经济对北京经济拉动的结束,房价一定会降下来;三由于今年股市牛气冲天,越来越多的人把投资眼光放到股市上去了,甚至部分购买自住性住房和改善性住房的居民也开始暂缓买房,这对楼市未来的冲击相当厉害;四是央行的第5次加息,和要继续加息的传闻,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对楼市选择了观望。
到底是坚冰灭烈火,还是烈火融化坚冰,我想出现其中任何一种局面都是大家不想看到的,前者可能造成房地产市场的崩溃和市场机制的倒退;后者造成的结果是房价继续暴涨,民众怨声载道。我想更多的是双方达成一种妥协式的平衡,这样才是最理想的结果。当然政府在这里面承担的角色非常重要,其要做到的是两方面:一是针对住房商品房市场,尽快制定完善的制度和规范,增加监管手法、加强监管力度,特别要打击非法涨价恶意涨价的行为,以促进商品房市场的健康发展,;二是尽快建立住房保障系统,解决好中、低收入阶层住房问题,避免因住房问题而造成民众心理恐慌和因为买不起房而对开发商产生的仇恨心理。这两点至关重要。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