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趣说“北方有佳人”“倾城与倾国”

(2016-06-28 08:06:51)
标签:

文化

历史

刘彻

李延年

倾城倾国

分类: 随感杂谈一
             趣说“北方有佳人”“倾城与倾国”
                         点击图片或使用键盘← →翻页
  多年前,在著名的第五代导演张艺谋的电影《十面埋伏》里,有这么一段情节:教坊中,刘德华扮演的刘捕头,正在欣赏章子怡扮演的盲小妹的舞蹈;只见小女子一边上下翻腾,长袖飞舞,一边随节吟唱:“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姑且不论你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如何,但对这一情节,想必不少当年看过此影片的人,仍然记忆犹新。你可知道,这段唱词还是颇有来历的。
  话说西汉第五代皇帝汉武帝刘彻,那日闲来无事。便令中山(今河北定州)歌手李延年,唱支小曲解闷。这李延年别的不行,窥测上意,溜须拍马却十分在行,立马猜到皇上这会在想什么。于是,放胆唱道:“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宁不知,倾城与倾国,佳人难再得。”李延年优美的歌声和燎人的歌词,一下子把汉武帝的喜爱美人的心思给勾了出来。管他娘的什么“倾城与倾国”,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速将那个能倾城倾国的美女给我找来。”有人告诉皇上,那位北方佳人就是歌者李延年的妹妹。刘彻可不管是谁的妹妹。小女子一时三刻被速召入宫,果然貌如天仙,歌舞了得。当下龙颜大悦:“赏!”于是“举贤不避亲”的好干部李延年,立时被封为:协律都尉。
  这可不是瞎编的,都在班固的《汉书》中录着呢!
  倾城与倾国的故事,多是用来讲女人是祸水的道理。其实,最初的“倾城与倾国”讲的是正反两个方面的典型。诗曰:“哲夫成城,哲妇倾国”。说的是,一个聪明的男人,能成就一个城市;一个有心计的女人,可以倾覆一个国家。
  最早被倾的“城”与“国”还不是一个完整的国家概念。譬如,因迷恋妹喜而倾国的夏桀王;因宠幸妲已而倾国的商纣王;当时被这些昏王所倾的“国”都还没有那么完整。因为,甲骨文卜辞中“国”,多是指国族,即部落,族群,也有一点方国的意思。在商朝,人名、地名、族名与国名,往往是不做区分的。
  真正对国家之“国”的认识,应该是从西周立国后开始的。西周以后,不仅“国”的概念清楚了,“国界”的意思也开始显露出来。比如,“国”的四周是“田”;“田”外之地为“郊”;而“郊”外之地则称“野”。
  “国”是一个地域词,更是个政治词。它表达了复杂的权力和利益。在古代,“城”与“国”是紧密相连的。从秦筑的长城,一直到明代筑的长城,这个“城防”一直是与“国防”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倾城”也就是“倾国”。
  历代的文人,都将贪色倾国的事,纳入到文学的主题中来。譬如:周幽王因贪恋褒姒,而烽火戏诸侯,落得身亡国倾;吴王夫差因贪恋越国美女西施,而对勾践纵虎归山,落得自刎国倾;唐玄宗因贪恋杨贵妃,而引发“安史之乱”,弄得逃亡四川,几至倾国;如此等等。总之,“汉皇重色思倾国”,明言“软国防”就是要防范那些“回眸一笑百媚生”的女人。岂不知,若无荒淫无道的君王,何来倾城倾国的红颜祸水?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龙凤呈祥喜洋洋              (家庭亲情        共八篇)
二. 才貌俱佳的花蕊夫人是亡国祸水吗(随感杂谈一  共一百十三篇)
三. 对妻子很痴情的大帅哥下场却悲催(随感杂谈二  共百二十一篇)
四. 后蜀主孟昶与花蕊夫人的趣闻逸事(随感杂谈三  共百二十一篇)
五. 帮助丈夫从草根逆袭成皇帝的女人(随感杂谈四  共一百十二篇)
六. 广西漫游记                 (旅行图文       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八.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十.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三.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五.豫陕晋京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六.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二篇)
十七.影像深圳                  (图说深圳     共二十九篇)
十八.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