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千古奇缘:鱼才女为何爱上温大叔

(2015-06-19 06:00:26)
标签:

文化

温庭筠

鱼幼微

才女

历史

分类: 随感杂谈二

   千古奇缘:鱼才女为何爱上温大叔

鱼才女原名鱼幼薇,字蕙兰,唐武宗会昌二年(公元844年)生于长安(今西安市)城郊。鱼父曾饱读诗书,却一生功名未成,只好把满腔心血都倾注到独生女儿身上,对她刻意调教。鱼幼薇天性聪慧,才思敏捷,好读书,喜诗文,五岁时便能背诵数百首著名诗章,七岁开始学习作诗,十一二岁时,她的诗作就已在长安文人中传诵开来,被人誉为“诗童”,又称鱼才女。不幸的是,鱼幼薇于唐懿宗咸通时嫁给补阙李亿为妾,因为李妻妒忌,不能相容,咸通七年(公元866年),进长安咸宜观出家为女道士,更名为鱼玄机。她尤工诗歌,与李冶、薛涛、刘采春并称唐代四大女诗人。鱼玄机生平不见正史,传记资料散见于《唐才子传》《北梦琐言》等书。其诗作见于《全唐诗》,现存有五十首。综观鱼玄机的诗章,你不免会得出这样一个结论:情窦初开的才女鱼幼薇竟然爱上了“温大叔”,用如今的流行话来说,就是鱼才女成了“大叔控”。这个有如此魅力温大叔究竟是何人?还得从唐末大诗人温庭筠说起。

温庭筠,字飞卿,唐末大诗人。年轻时就才名远扬,他是个应试科考的天才,晚唐考试律赋,八韵一篇。他叉手一吟便成一韵,八叉八韵即告完稿,人送外号“温八叉”或“温八韵”。如此罕见的才子,可惜天性狂傲,得罪了权贵,又在宫廷斗争中站错了队伍,这就注定他一生仕途不顺,命运多舛。他的悲催还表现在另一个方面,因他相貌奇丑,时人又送给他一个“温钟馗”的外号。在“以貌取士”的唐朝,貌丑也很影响仕途,这也是很悲催的的事情。然而,这个“温钟馗”,虽然貌丑,却心地善良,关心后辈。

只有十二、三岁的鱼幼薇的才华,引起了温庭筠的关注。在暮春的一个午后,温庭筠专程到平康里附近一所破旧的小院里来寻访鱼幼薇。平康里位于长安的东南角,是当时娼妓云集之地,因斯时鱼父已去世,鱼家母女只能住在这里,靠给附近青楼娼家作些针线和浆洗的活儿来维持生活。在破旧的鱼家院落中,温庭筠见到了女诗童鱼幼薇,虽然她才十三岁,却生得活泼灵秀,纤眉大眼,肌肤白嫩,活脱脱一副美人胚子。温庭筠不由得对鱼幼薇陡生怜爱之情。

温庭筠说明来意,并请鱼幼薇即兴赋诗一首,想试探一下她的才情。小幼薇显得十分淡定大方,她请客人入座后,站在一旁,静待这位久闻大名的大诗人出题。温庭筠想起来时正遇柳絮飞舞,于是写下了“江边柳”三字。鱼幼薇略作思索,便在花笺上写下一首诗:“翠色连荒岸,烟姿入远楼;影铺春水面,花落钓人头。根老藏鱼窟,枝底系客舟;萧萧风雨夜,惊梦复添愁。”温庭筠反复吟诵,觉得不论是遣词用韵,还是意境诗情,都属难得一见的上乘之作。这样的诗瞬间出自一个小姑娘之手,不能不让这位大诗人叹服。从此,温庭筠经常出入鱼家。为鱼幼薇指点诗作,成了不仅不收学费,反而不时帮衬她家的老师,他与鱼幼薇的关系,既像师生,又像父女与朋友。

由于有温庭筠的照顾,鱼家母女再也不用担心衣食无着了,鱼幼薇可以无忧无虑的跟着温庭筠写诗填词。温庭筠的关爱,让她尝到了家庭的温暖和父爱。自父亲去世后,母女俩每日不但要为衣食奔波,还要应对那些假才子真流氓的挑衅,没有一刻的快乐,现在终于有人可以依靠,可以仰仗了。这段时光,鱼幼薇过得平静安乐。温庭筠也是快乐的,和鱼幼薇在一起诗词答和,他仿佛也变得年轻了,他们就这样在一起度过了三年快乐的时光。后来,年近六十的温庭筠得到一个去襄阳任刺史幕僚的机会,他离开了长安。他走了。鱼幼薇的心仿佛被掏空了一样,她又变得无依无靠了。三年来,时时相聚还没有感觉到什么,乍然分离才发现自己如此无助,鱼幼薇发现根本离不开他了。难道,这就是爱情?!

情窦初开的鱼幼薇柔肠百结,她抛却了少女的羞涩,在秋凉落叶时节,修书给温庭筠,她写了一首《遥寄飞卿》的五言律诗,表白心迹:“阶砌乱蛩鸣,庭柯烟雾清;月中邻乐响,楼上远日明。枕簟凉风著,谣琴寄恨生;稽君懒书礼,底物慰秋情?”飞卿是温庭筠的字,收到书信,温庭筠仰天长叹。也许是年龄相差悬殊,也许是自惭形秽,温庭筠虽然对鱼幼薇十分爱怜,但一直把感情控制在师生或朋友的界限内,不敢再向前跨越一步。而鱼幼薇早已把一颗春心暗系在老师身上,温庭筠离开后,她第一次借诗句遮遮掩掩吐露了她寂寞相思的心声。不见雁传回音,转眼秋去冬来,梧桐叶落,冬夜萧索,鱼幼薇又写出《冬夜寄温飞卿》的诗:“苦思搜诗灯下吟,不眠长夜怕寒衾;满庭木叶愁风起,透幌纱窗惜月沈。疏散未闻终随愿,盛衰空见本来心;幽栖莫定梧桐树,暮雀啾啾空绕林。”少女的幽怨,如泣如诉,心明如镜的温庭筠哪能不解她的心思?倘若他报以柔情万种的诗句,鱼幼薇也许就成了温夫人,温庭筠却没有这样做。虽然,唐朝才子偌大年纪娶小姑娘的多得很。可是,鱼幼薇不是一个普通的小姑娘,她还是才女,是诗人,让她跟着自己这个快六十岁的老头子实在太可惜。温庭筠思前想后,仍坚守以前的原则,不跨出那一步。

唐懿宗咸通元年(公元860年),温庭筠回到了长安,想趁新皇初立之际寻求仕途的新发展。两年多不见,鱼幼薇已出落得亭亭玉立、明艳照人了,他们依旧以师生关系来往。一日无事,师生两人相偕到城南风光秀丽的崇贞观中游览,正碰到一群新科进士争相在观壁上题诗留名。看着他们春风满面,意气风发,鱼幼薇羡慕不已。待他们题完后,鱼幼薇悄悄题下一首七绝:“云峰满月放春睛,历历银钩指下生;自恨罗衣掩诗句,举头空羡榜中名。”题诗不久,初到长安的贵公子李亿游览崇贞观时,无意中读到了鱼幼薇留下的诗,心中大为仰慕,只想一睹这位题诗奇女子的风采。李亿这次来京是为了出任因祖荫而荣获的左补阙官职。就任后,这位来自江陵(今湖北荆州)的名门之后,开始拜访京城的亲朋故旧,温庭筠在襄阳时曾与李亿有一段交往,因而李亿也来到了温庭筠家中。在温家的书桌上,一幅字迹娟秀的诗笺令李亿眼睛一亮,这是一首抒情六言诗:“红桃处处春色,碧柳家家明月;邻楼新妆侍夜,闺中含情脉脉。芙蓉花下鱼戏,带来天边雀声;人世悲欢一梦,如何得作双成?”诗句清丽明快,诗中人幽情缠绵,使得李亿为之怦然心动。待他问明作者,原来就是那个题诗崇贞观的奇女子鱼幼薇,李亿心中更加激动。

温庭筠经观察,早已猜中了李忆的心思。李亿年方二十二,已高中状元,且官至左补阙,可谓前途无量,人又生得端正健壮,性情温和。好心的温庭筠出于对鱼幼薇前途的考虑,便从中撮合,鱼幼薇本来就是个对温庭筠言听计从的“大叔控”,当然接受了温庭筠为她牵来的红线。在长安繁花如锦的阳春三月,一乘花轿就把盛妆艳饰的鱼幼薇,迎进了李亿为她在林亭置下的一栋精细别墅中。

林亭位于长安城西十余里,依山傍水,这里林木茂密,鸟语花香,是长安富家人喜爱的一个别墅区。在这里,鱼幼薇与李亿男欢女爱,度过了一段令人心醉的美好时光。

                              (未完待续)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龙凤呈祥喜洋洋              (家庭亲情        共八篇)

二. 驸马与母妃乱伦让娇公主香消玉殒(随感杂谈一   共九十六篇)

三. 能见到黄龙现身的荒淫唐末郭淑妃(随感杂谈二   共九十六篇)

四. 千古奇闻:历经八朝皇帝的皇太后(随感杂谈三 共一百零四篇)

五. 欢游无度用人无方的昏君唐懿宗  (随感杂谈四 共一百零四篇)

六. 广西漫游记                 (旅行图文      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八.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十.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三.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五.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二篇)

十六.影像深圳                  (图说深圳     共二十九篇)

十七.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