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代唐朝皇帝泡温泉的启示和教训
“春寒赐浴华清池,泉温水滑洗凝脂。”这是唐朝大诗人白居易《长恨歌》中的诗句,每读到此,唐玄宗李隆基和贵妃杨玉环沐浴华清池,享受快乐的情景就会像图画一样被想像出来。其实,唐人来华清池洗温泉的历史并非始于唐玄宗,而是从唐太宗贞观年间开始的。
贞观十八年(公元644年),唐太宗李世民下诏在骊山温泉营建汤泉宫(后称华清池),工程历时四年。竣工后,李世民率文武百官驾临汤泉宫,并在御用的“星辰汤”里享受了温泉浴。沐浴过后,李世民亲笔书写了一篇短文《温泉铭》。
仔细读过《温泉铭》后,你会发现,李世民之所以写下《温泉铭》,是他对自己到骊山来泡温泉的行为,除了内心感到不安外,还怕别人说他在搞“腐败”,在“以权谋私”。因此他在文中解释道:“朕以忧劳积虑,风疾屡婴,每濯患于斯源,不移时而获损。”意思是说,我自即位以来,操心费神,己积劳成疾,又患风湿病多年,所以才用泡温泉的办法来治病。每次在这里沐浴后,病情就会有所缓解。
按常理,一位君王在风景秀丽的地方,建个疗养院,时不时地去泡泡温泉,这事还需要理由,还需要解释吗?现如今,不是也有很多领导人,在风景优美,气候宜人的地方建了疗养别墅,为了更好地为人民操劳,时不时地去放松一下心身,不是也没有看到有什么解释之类的语录吗?不要大惊小怪,没有必要嘛!
可是,身为九五之尊的大唐皇帝李世民,还是为其泡温泉一事做了解释。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了李世民的内心深处是有所敬畏的,这种敬畏来源于“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因为有所敬畏,使得他身居高位而不敢任意放纵自己,也不敢任意为所欲为,即便是在享受泡温泉的时候,也有一种诚惶诚恐的感觉。
作为大唐王朝的最高统治者,李世民能心存敬畏,就己经不容易了。更不容易的是,他还能就泡温泉这样一件小事做出解释,见微知著,可知,李世民是一位很自律的统治者。正因为心存敬畏,严于律己,李世民才能做到勤政爱民,在施政中贯彻“民本”思想,从而开创了后世难以企及的贞观之治。
唐太宗李世民崩逝后,他专用的御池“星辰汤”不再使用,池中泉水被引向别处汤池,供百官沐浴之用,以表达“皇恩浩荡,雨露均沾”的意思。
后来,唐太宗的曾孙,唐玄宗李隆基又在华清池营建了“莲花汤”和“海棠汤”,前者为自己专用,后者为杨贵妃专用。不过,此时的唐玄宗泡温泉己不是为了治病,而是为了享受和杨玉环在一起的那种老夫少妻的欢乐,享受“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的那种迟来的爱情。此时的李隆基心中,早己没有曾祖父泡温泉时那种诚惶诚恐的感觉了。“云鬓花颜金步摇,芙蓉帐暖度春宵。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岂不知,就在唐玄宗贪图享乐,不理朝政之时,强盛的唐朝开始衰落了。“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九重城阙烟尘生,千乘万骑西南行。”安史之乱不仅打碎了唐玄宗与杨贵妃缠绵在华清池的爱情美梦,而且大唐王朝的由盛转衰也由此开始。其实,唐玄宗早期也曾勤政爱民,缔造了大唐王朝的“开元盛世”,可惜晚节不保,天宝年后,逐渐贪图享受,不理朝政,以致奸臣当道,引发了“安史之乱”。
同为大唐皇帝,同是在华清池泡温泉,诚惶诚恐的唐太宗李世民开创了辉煌的“贞观之治”,而晚年贪图享受的唐玄宗李隆基不仅亲自毁了自己缔造的“开元盛世”,还引发了造成大唐王朝衰败的“安史之乱”。“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治与乱之间,谁能说没有祸福转换的因果关系?盛与衰之间,谁能说没有盛衰更叠的历史教训?
从二代唐朝皇帝泡温泉的历史故事中,还可以得到这样的启示:统治者受约束的程度与老百姓的安居乐业与否,往往存在着反比的关系。如果统治者能心存敬畏,在享受超级待遇的时候,还有一种战战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觉,还会有所顾虑,还懂得自我约束,那此时老百姓的日子就一定过得还不错。反之,当统治者为所欲为,奢华无度却又认为理所当然,根本不在乎“公共舆论”以及“水亦可覆舟”的道理之时,那么,老百姓就一定没有好日子过了。这个时候,离统治者覆亡的日子也就不远了,这也应该算是历史辨证法吧?!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龙凤呈祥喜洋洋 (家庭亲情
共八篇)
二. 唐玄宗与杨贵妃享乐之奇闻逸事 (随感杂谈一
共八十三篇)
三. 杨贵妃两次被唐玄宗撵出宫之谜 (随感杂谈二
共八十三篇)
四. 揭秘:杨贵妃一家缘何会鸡犬升天 (随感杂谈三
共九十一篇)
五. 一个因一首诗而千古留名的人 (随感杂谈四
共九十一篇)
六. 广西漫游记
(旅行图文
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八.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十.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三.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五.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二篇)
十六.影像深圳
(图说深圳
共二十九篇)
十七.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