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神秦琼为何变成了门神
在中国,无论是神神秘秘的皇室,或是普普通通的民间,从古至今都流传着:“除旧岁,迎新春;贴门神,祈平安。”的习俗;而门神随着时代的变迁,也在发生变化。东汉应劭在《风俗通》中引《黄帝书》说:上古时,在度朔山上住着神荼、郁垒两兄弟,山上还有一棵绿荫如盖的古桃树。每天清晨,兄弟俩便在桃树下检阅百鬼。如有恶鬼为害人间,他们便将其绑去喂虎,以保人间平安。后来,人们用两块桃木板,画上神荼、郁垒兄弟的图形,悬挂在大门两边,冀以驱鬼避邪。南北朝时,南朝梁国宗憬的《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初一,“造桃木板着户,谓之仙木,绘二神贴户左右,左神荼,右郁垒,俗谓门神。”随着历史朝代的更替,到了唐代,门神神荼与郁垒兄弟便被唐初的两位著名的战神秦叔宝和尉迟恭所取代。至于秦叔宝和尉迟恭为何能取代神荼与郁垒?个中原由,史籍并无记载。窃以为,除了叔宝、敬德二人忠勇之外,与唐朝之强大,影响之深远,也不无关系。
秦琼,字叔宝,生年不详。因叔宝的名头在民间太过响亮,以至《旧唐书》作传时,也记为秦叔宝。秦琼为齐州历城人(今山东济南),父亲是北齐一名不见经传的录事参军。周灭齐时,秦父战死沙场,遗腹子秦琼便和母亲相依为命,过着孤苦贫寒的生活。也许是老天爷的眷顾,少年时以讲义气著称的秦琼,长大后,体形高大,威猛剽悍,在家乡有了一定的知名度。
隋大业年间,秦琼在隋右骁卫大将军来护儿帐下当兵,曾随来护儿征战高丽,因作战勇敢,倍受来护儿青睐。后来秦母去世,来护儿派人前往吊丧。部下感到奇怪,问:“士卒死亡和丧亲的大有人在,将军从未降身过问,为何独吊秦叔宝?”来护儿说:“此人不但勇悍,且有志节,必当自取富贵,岂得以卑贱处之。”
不久,秦琼跟随河南道十二郡讨捕大使荥阳通守张须陁,在下邳与农民军首领卢明月作战。卢军拥众十余万,而隋军不足万人。因众寡悬殊,隋军在距敌六、七里处扎寨,双方相持十几日,隋军粮将尽。张须陁在营中召集众将说:“我军粮尽,将退军,敌见我退,必轻出追我,若我军不战而奔,必全军覆没。但敌军既出追我,营内必空,若我军能以千人袭其营,必能大获其利。因为敌人可能会回军救营,奇袭者也会大有危险,为了全军安危,谁敢领命冒险前往?”帐下鸦雀无声,无人开口领命。张须陁十分焦急,大声喊道:“谁为吾行者!”“我愿往!”终于有人开口了。循声望去,原来是军阶较低的秦叔宝和罗士信开了声。张须陁当即命二人为正副敢死队长,分领一千精兵连夜埋伏于接近敌军的芦苇间。清晨,张须陁大开营门,匆忙撤退。俄而,卢明月果然倾营追赶。趁卢营空虚,秦琼率一千敢死队伏兵,以最快的速度冲向敌营。只听得杀声震天,敢死队无不以一当百,杀溃守营士兵。拔旗放火,营中大乱,大火了焚烧三十余寨。卢明月无心恋战,回军救营,张须陁返身奋击,秦琼率军夹击,卢明月大败,仅率数百骑逃去,张须陁以少胜多,大获全胜。经此一仗,秦叔宝的威名一夜间传遍军营。
在之后的战斗中,秦琼以勇悍屡立战功,授建节尉,成为张须陁一个方面军的将领。隋大业十二年(公元617年),张须陁讨伐瓦岗李密于荥阳,不幸中伏身死。秦琼率残部投靠了隋河南道讨捕大使裴仁基。大业十三年,裴仁基遭监军御史构陷,裴遂率众以虎牢关投归了李密,秦琼也随裴仁基归了李密。
秦琼为人忠义,深得李密信任,授统领内军的骠骑将军。内军是作为李密卫队从军中挑选的八千精兵,李密常说:“此八千人足当百万。”在一次与宇文化及于黎阳童山(今河南浚县)的大战中,李密被流矢射中,坠马后不省人事。李密的随从早已四散,幸得秦琼拼死相救,召集部属,击退敌军,方保住了李密一命。
唐武德元年(公元618年),李密在郾师被隋将王世充击败后,入关降唐。而秦叔宝、程咬金、裴仁基等人则被王世充所获。王世充待之甚厚,封秦琼为龙骧大将军。王世充无疑也是隋末之枭雄,他利口善辩,明习书传法律,且好兵法;但他为人狡诈,内心险恶,与秦琼的为人完全不同。正如程咬金所说:“王公器度浅狭而多妄语,好为咒誓,此乃老巫妪耳,岂拨乱之主乎!”武德二年,王世充与唐军战于九曲,秦叔宝、程咬金等数十骑,临阵奔唐,投靠了正在广揽人才,有雄才大略的李世民。经过无数次辗转折腾的秦叔宝,终于找到了真正的明主,归唐不久便任命为马军总管。
此后,秦琼跟随李世民南征北战,东击西讨,先后击败了王世充、窦建德、刘黑闼等,为唐王朝的创建立下了汗马功劳。李渊曾派使者赐金瓶以示褒奖。之后,秦琼又因多次战功,受到多次奖赏,先后被任命为秦王右统军,加授上柱国,后又晋封为翼国公。每从李世民出征,若逢敌阵中有耀武扬威者,必派其入阵取之,秦琼跃马挺枪而进,万军之中必取耀武者。这让李世民对其愈加信任尊重。
在武德九年(公元626年)六月初四的玄武门事变中,秦琼旗帜鲜明地站在李世民一边,一起诛杀了太子李建成和齐王李元吉。八月,李世民正式登基,是为唐太宗。秦琼被任命为左武卫大将军,赐七百户封邑。
后来,每当秦琼生病时,便对人说:“我戎马一生,所经二百余阵,屡有重创,前后流血加起来也有数斛了,怎能不得病?”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秦琼因病去世。朝廷追赠他为徐州都督,改封胡国公,并陪葬昭陵(唐太宗陵)。“太宗特令所司就其茔内立石人石马,以旌战阵之功焉。”(见《旧唐书.秦叔宝列传》)。就在秦琼去世的第五个年头,他的画像进入供奉二十四位开国功臣的凌烟阁中。
至此,忠心事人的秦琼也是好人好报,得其善终。
然而,事情并未就此而止,作为一代战神的秦叔宝,却在其后的演绎中,由忠心护主的战神变成了驱鬼避邪的门神。这却是为何?
《隋唐演义》和《西游记》演绎了战神变门神的不同民间传说版本。《隋唐演义》是这样说:“一日,太宗忽然病起来,众臣日夕问候,太医勤勤看视。过四五日不能痊可,恍惚似有魔祟。惟秦琼、尉迟恭来问安时,颇觉神清气爽,因命图二人之像于宫门以镇之。”邪祟绝迹,遂传至民间。
《西游记》这样说:唐贞观年间,长安附近的泾河龙王为证实算命先生灵不灵,与神算袁守诚(钦天监台正袁天罡的叔父)打赌;老龙王为求一时之胜,滥用权力,触犯天条,其罪当斩。玉帝委派人曹官魏徵在第二天午时三刻监斩。为了保命,泾河龙王开后门向魏徵在人间的领导唐太宗求救,请他第二天务必拖住魏徵,领导认为魏徵是自己的手下,也就满口答应了。
第二天,唐太宗召魏徵入朝,并让魏徵陪自己下棋。谁知午时三刻一到,正在下棋的魏徵就打起了瞌睡,唐太宗也未太在意,而魏徵却利用这个瞌睡,梦斩老龙王。
被斩的老龙王阴魂不散,怪唐太宗言而无信,提着一颗血淋淋的龙头,在宫中大吵大闹,呼号讨命。唐太宗既惭愧又难过,夜夜被泾河龙王的冤魂吵得无法入睡。他只好将此事向群臣通报,以求解困之策。尉迟恭说:“创立江山,杀人无数,何惧鬼乎?”秦叔宝说:“陛下宽心,今晚臣与敬德把守宫门,看有什么鬼祟。”当夜,二将戎装侍立宫门,果然一夜无事。如此一连三四夜,也是夜夜平安。但总不能让他们二位每天值夜吧?唐太宗不忍二将辛苦,遂命画师阎立本,将二将的戎装图形画在布帛上,张贴于宫门两侧,以镇后宫邪祟。后来传至民间,这两员大将便成了千家万户的守门神了。其中执锏者是秦叔宝,执鞭者是尉迟敬德。
说穿了,门神就是门卫,是需要尽心尽职,忠心耿耿,同时兼有过人的身手来保主人的。从在民间流传极广的隋唐英雄来看,秦叔宝与尉迟恭无疑是最佳人选,再加上大唐对后世的影响,因此,就由他们取代了老门神神荼和郁垒兄弟,而成为了新门神,并且忠心耿耿地为人民服务,一直站到了今天。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 魏徵六次跳槽的另类忠臣人生 (随感杂谈一
共八十四篇)
三. 隋朝佞臣为何在唐朝变成了良臣 (随感杂谈二
共八十四篇)
四. 好男人好宰相房玄龄为何怕老婆 (随感杂谈三
共七十五篇)
五. 从初唐历史,看盛世特征 (随感杂谈四
共七十五篇)
六. 广西漫游记 (旅行图文
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八.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十.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三.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五.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二篇)
十六.影像深圳
(图说深圳
共二十九篇)
十七.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