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平定南北分治统一中华民族的隋文帝

(2013-03-01 06:43:27)
标签:

宠妃

罪犯

长安

杨坚

文化

分类: 随感杂谈二

  平定南北分治统一中华民族的隋文帝

公元581年,杨坚废北周静帝,建立隋朝,改年号开皇,随即消灭各地的割据政权,结束了魏晋南北朝以来三百年的天下大乱南北分治的状况,为华夏归为一统作出了不朽贡献。同时,隋文帝励精图治,把从战乱中建立起来的大隋王朝治理得井井有条,国库充盈,百姓安居,使政治、军事、经济、文化各方面都取得了很大的发展。有史家甚至将隋文帝时代称之为“开皇之治”。

     隋高祖文皇帝杨坚,小名那罗延,弘农华阴(今陕西华阴东)人氏。世居武川镇(今内蒙古武川西),是东汉太尉杨震的后裔。其父杨忠,北周元勋,官至国柱、大司空,封为随国公。西魏大统七年(公元541年),杨坚生于冯翊般若寺,因天生异相,故由来自河东的尼姑居于别馆抚养。因父亲功高,杨坚十五岁便被授散骑常侍、车骑大将军职衔,十六岁迁升为骠骑大将军。公元561年,周武帝宇文邕即位,二十岁的杨坚出任随州刺史,进位大将军。就在杨坚不断升迁之时,北周八大柱国之一的独孤信,看到杨坚前途无量,便把十四岁的小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她,这便是后来与杨坚一同被称为“二圣”的独孤皇后。因为独孤氏的姐姐是周明帝的皇后,因此杨坚跻身为皇亲,地位更加显赫。杨忠病死后,杨坚袭位随国公,公元577年,杨坚随周武帝灭齐,立下战功,被晋封为柱国(最高武官),出任定州总管。不久,转任亳州总管。

     随着地位的扶摇直上,杨坚难免会引起一些大臣的嫉妒。宇文护专权时,就多次想杀杨坚,但都因故没能得手。到周武帝时,一些大臣认为杨坚有反相,建议周武帝趁早除之。然而,周武帝不但未听从建议,反而将杨坚的长女立为太子妃。此时,位高权重的杨坚利用已有的社会影响,不断拉拢扩大自己的势力。公元578年,周武帝驾崩,皇太子宇文赟即位,史称周宣帝。封杨坚的女儿为皇后,拜杨坚为上柱国,大后丞。不久,升为大前疑(丞相),进一步掌握实权。

     由于杨坚权势日隆,周宣帝对他已颇有戒心。不久,荒淫无度的周宣帝把四位宠妃同时封为皇后,与杨皇后并列。在诸皇后数次争宠,相互毁讦时,宇文赟对杨皇后说:“必将你家族灭”。还为此召杨坚入宫,并吩咐卫士:“若杨坚表情激奋,即当场杀死。”然而,杨坚入宫后神情自若,不露声色,使周宣帝无法下手。为了玩乐,年轻的周宣帝不久就传位给不到七岁的儿子宇文衍,史称周静帝。而宇文赟则自称天元皇帝。

     公元581年,周宣帝病死。因周静帝年幼,无法亲政,杨坚以宣帝皇后之父、左大丞相的名义,节制百官,总揽朝政。相州(今河北临漳)总管尉迟迥起兵反对。杨坚派韦孝宽平叛,杀死尉迟迥。接着又把宗室赵王宇文招等五王召进京,然后逐一杀死。杨坚持掌朝政以后,迅速起用了一批有政治远见的大臣,一改北周苛政,实行惠民政策,使百姓见到了光明。遂使自己声望大为提高,为自己称帝作足了准备。公元5812月,在谋臣高熲、杨素等人的策划和逼迫下,九岁的外孙周静帝禅位给了四十岁的外公杨坚。杨坚延用自己起家的随王爵号,又因“辶”与“走”同义,不吉利,遂改为“隋”,改元开皇,定都长安,史称隋文帝

     杨坚称帝后,积极准备统一大业。隋开皇七年(公元587年),隋文帝废去后梁孝静帝萧琮,然后举兵灭陈。开皇九年正月,南陈灭亡。从此结束了三百年的华夏分裂局面,全国归于统一。这也是隋文帝杨坚对中华民族作出的最大贡献。

     隋朝建立后,隋文帝采取了一系列的政治和经济改革措施。首先,他废除了北周的官制,在汉、魏官制的基础上创立了三省六部的中央机构。三省为尚书、门下、中书:中书省取旨,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同为最高政务构,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三省共议国政各司其职相互制衡,减少了大臣专权出现的可能。尚书省下设六部,即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后改称刑部)、度支(后改称户部)以及工部;每部下辖四司。这一中央干部体制对后世影响很大,一直沿用到清朝。

     隋文帝还大力改革地方行政制度,把隋初的州、郡、县三级制改为州、县两级制。这样就淘汰了数万名冗官,节省了大量的行政开支,相应减轻了人民的负担。同时,隋文帝也特别重视吏治,奖励良吏,严惩奸吏。汝南太守公孙景茂任职期间,廉明清正,注重生产,社会秩序井井有条,隋文帝就将他擢拔为道州刺史,并把他树为廉洁奉公的榜样,供百官学习。与此同时,隋文帝经常派人稽察全国大小官吏的执政情况,发现罪状,必加严惩。所以,在隋文帝统治期间,社会秩序井然,良吏层出不穷。

     隋文帝强调法制,先后令高熲、苏威、牛弘等制定《新律》,刑罚比前朝相对减轻,废除了绞、裂等酷刑;把死罪规定为必由“大理(寺)复治”;把谋反、恶逆、不孝等列为“十恶”,“犯十恶及故杀人狱成者,虽会赦犹除名。”(见《隋书.刑法制》,即犯十恶罪以及故意杀人已定案者,遇到大赦,这些罪犯不在大赦之列)这也是“十恶不赦”的由来。后世的法律,多以《隋律》为基础修订。

     隋文帝首创了先进的文官选拔制度-科举制。开皇七年(公元587年)下诏废“九品中正制”,改为各州郡每年考选三人到京师长安参加统一考试。用考试选拔官吏,打破了门阀世族把持政权的局面,为贫民寒士开辟了入仕的途径。后经隋炀帝完善,分为秀才、明经、进士三科。这种先进的文官科举选拔制度,一直沿用到清末。

     杨坚实行北魏以来的“均田制”,但租赋比前代轻。他接受了苏威“轻徭薄赋”的建议,几次下诏减免徭役和租赋,使农民的负担大为减轻。

     面对货币市场的混乱局面,隋文帝下令废除其它古币和私人铸币,只准新铸的五铢钱在市场流通。同时,重新统一度量衡。这些措施的实施,大大地推动了工商业的发展。

                                     (未完待续)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 张贵妃是陈后主的红颜祸水吗        (随感杂谈一   共七十八篇)

三. “江郎才尽”缘何将后人涮了一把     (随感杂谈二   共七十八篇)

四. 南北朝时期最怪异最淫暴的君主      (随感杂谈三   共六十九篇)

五. 为民族大融合作出巨大贡献的奇女子   (随感杂谈四   共六十九篇)

六. 广西漫游记                      (旅行图文      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八.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十.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三.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五.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二篇)

十六.影像深圳                       (图说深圳     共二十九篇)

十七.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