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萧家老大
萧家老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22,227,738
  • 关注人气:13,971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英雄孙权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的纠结

(2012-12-21 06:40:56)
标签:

安危

何解

差别

孙亮

文化

分类: 随感杂谈二

               英雄孙权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的纠结

     三国时期,群雄并起,其中三个人最为突出,一是曹操,二是刘备,三是孙权。而在这三个人中,曹操、曹孟德历来被称之为奸雄,刘备、刘玄德则被称之为枭雄,唯有孙权、孙仲谋被冠以英雄之名。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在他的多首词中就表达了对英雄孙仲谋的景仰,其中一首《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是这样写的:“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千古兴亡多少事,悠悠,不尽长江滚滚流。年少万兜鍪,坐断东南战未休。天下英雄谁敌手?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也正是这个英雄孙仲谋,在处理国事时,高招迭出,得心应手;可在处理家事上,尤其在对待子女的问题上,却昏招频频,十分纠结。正是这个一团糨糊般的纠结,最后把一个雄据东南的孙氏吴国给断送了。

     魏正始二年(公元241年)五月,吴国太子孙登去世了。正始三年正月,孙权立了他的另一个儿子孙和为太子。八月,又封了另一个儿子孙霸为鲁王。孙霸是新太子孙和的同母弟弟,特别受到孙权的宠爱,在待遇上与太子没有差别。正因为与太子在待遇上的无差别和孙权的宠爱,孙霸产生了与孙和争夺王位的野心,这也让朝中一些看风使舵的小人找到了投机钻营的空子。孙霸的老师尚书仆射是仪,看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便向吴王孙权上奏章劝谏,奏章说:“臣私下认为,鲁王天生美德,文武兼备,当今最好的办法,是派鲁王去外地镇守,使之成为国家的屏护。用以传扬美德,广耀威仪,这才是有利于国家的良策,也是海内士人所期盼的。应该降低鲁王的待遇,以保持与太子之间的上下等级秩序,这才是阐明教化的根本。”这样的奏章,孙霸的老师是仪连续上了三、四本,但孙权根本不听。看来,英雄为了自己所偏爱的儿子,也真是糊涂了,连社稷的安危也不顾了。

     孙权不但没有听从是仪的劝谏,反而让太子孙和与鲁王孙霸同居一宫,并且,让两人的礼仪等级也完全相同,这是一个不好的政治信号,致使群臣人心浮动,议论纷纷。因为下面反应太大了,正始六年(245年),孙权又让两人分宫居住,各自的属僚也各随其主。于是,兄弟俩的隔阂便由此而产生。孙权一手造成的兄弟之间的间隙,让投机取巧的人找到了钻营的机会。卫将军全琮派他的儿子全寄到鲁王手下去做事;为了表示光明正大,他还将此事写信告诉了太子的老师丞相陆逊(就是火烧刘备八百里连营的那位爷),陆逊回信说:“子弟们如果有才能,就不用担心他们将来得不到重用,不要通过私人关系以求荣利;如果子弟的才能不理想,终将会为此招来灾祸。而且听说二宫势均力敌,双方必有间隙隔阂,这是古人最忌讳的事情。”全琮在对待儿子的问题上同样犯浑,完全听不进陆逊关于不要卷入王室矛盾中的告诫,让儿子全寄依附了鲁王孙霸。全寄不但对鲁王阿谀奉承,还挑拨鲁王和太子本来就有隔阂的关系。陆逊又写信给全琮说:“你不学习金日磾(归顺汉朝的原匈奴王子,汉武帝的托孤大臣)的品德也就罢了,为何要放纵全寄依附鲁王,挑拨离间?这样下去,终将会给你全家招来大祸的。”全琮不但不听陆逊的忠告,反而由此对陆逊怀恨在心。

     如此一来,太子与鲁王手下的侍从以及往来的宾客,便分成了两个派系,相互猜疑,结成仇党。此风蔓延至大臣中,全国也为此分为两大派别。孙权知道后,就借口太子和鲁王要集中精力学习,禁止宾客来往。督军使者羊道觉得这样做不但不能解决问题,还会产生新的问题。于是向孙权上疏陈述利害:“陛下颁布明诏剥夺太子与鲁王二宫的防卫士兵,禁绝宾客往来,使得各地对二宫的礼敬不再能够通报,这会让远近之人由之害怕,大小人物为之失望。现在就有人说这是因为太子和鲁王不遵守礼制造成的,就算真的如其所言,也要及时弥补,仔细斟酌处理,不能让远近之人都听信这样的谣言。臣担心,疑虑积聚起来,就会成为诽谤,诽谤一久,就会到处流传。包括西北边的魏、蜀,也会认为这是对二宫不遵礼数的惩罚。不知道陛下将如何解决这个问题。”孙权没有理会羊道的上疏。

     孙权不仅在对待儿子的问题上十分纠结,就是在对女儿的管教上也十分不力。孙权的长女叫孙鲁班,早年嫁给了当时的左护军全琮;小女孙小虎,嫁给了骠骑将军朱据。因孙鲁班和太子的生母王夫人不和,当孙权想立王夫人为皇后时,全公主孙鲁班就坚决阻拦。故而全公主担心太子即位后会怨恨自己,心中十分不安,便多次在孙权面前说太子的坏话。

     孙权生病卧床,派太子到长沙桓王庙去祈祷。太子妃的叔父张休就住在桓王庙附近,便邀请太子到家中做客。全公主派人一直在窥探太子的行踪,于是就向孙权打小报告说:“太子不在庙里,而是专门到太子妃家商量计议。”孙权还真信了他这个宝贝女儿搬弄是非的话,由是发怒,孙权一怒,居然吓得王夫人忧惧而死。从此,太子所受到的宠爱也日益衰减。趁机落井下石的人接踵而至,鲁王的党羽杨竺、全寄、吴安、孙奇等,共同在孙权面前诋毁太子,“三人为虎”,说的人多了,孙权就对太子产生了疑惑。陆逊上疏劝谏道:“太子是正统,应该有磐石一样稳固的地位;鲁王是藩臣,应当使宠爱和礼遇的等级有所差别。只有各得其所,才能使天下安定。”陆逊上疏三四次,言辞激烈,情感恳切;还想亲自来京,面陈区分嫡庶的意义,孙权很不高兴。太常顾谭是陆逊的外甥,也上疏说:凡有国有家的人,一定要明确嫡庶之界线,区别尊卑之礼节,使得上下有差异,等级不逾越。只有这样,才能保全骨肉的恩情,断绝非分的野心。诸侯权势太重,必有叛逆祸害;诸侯权势减弱,便能保全国祚。他还列举了汉朝的很多例子来说明这个问题,并且说,让太子安定,就是给鲁王方便。这样的上疏,不但孙权听不进去,还引起了孙霸对顾谭的怀恨。

     在芍陂之战中,顾谭的弟弟顾承和另一将领张休都立有战功;而全琮的儿子全端、全绪却出来争功,于是便向孙权谗毁顾承、张休。孙权听信谗言,把顾谭、顾承、张休流放至交州,又追赐张休自杀。太子太傅吾粲请求孙权派鲁王孙霸出京去镇守夏口(今汉口),调出鲁党杨竺等人不得留在京师。吾粲还把这些消息数次通报给陆逊。孙霸就和杨竺一起在孙权面前诬陷吾粲,孙权又发怒了,先把吾粲关进了监狱,接着就处死。然后,孙权多次派宫廷使者去责问陆逊,致使陆逊愤恨而死。

     当初,会稽潘夫人得宠于孙权,生了小儿子孙亮,孙权特别喜爱这个小儿子。全公主因为与太子有隔阂,就在孙权面前每每称赞孙亮好。孙权这时候也因为鲁王孙霸结朋党陷害太子孙和,心里也开始对他产生了厌恶。便有了废孙和而立孙亮的意思,只是因为废立之事很纠结,方才犹豫了数年。孙权在儿子之间这样纠结的后果是可想而知的了。

     魏嘉平二年(公元250年)秋,孙权不听诸大臣的劝谏,囚禁了太子孙和,后又废太子为庶民,并迁徙到故鄣。鲁王孙霸因结党陷害其兄被赐死。杀杨竺,抛尸于江,又诛杀全寄、吴安、孙奇等,都是因为依附孙霸,诬陷孙和的原故。嘉平四年(公元252年),孙权病故,孙亮继位。由于孙权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的种种纠结,使得原本雄据东南的孙氏政权,在孙权死亡前后的孙氏子弟们的相互残杀中走向了灭亡。

     孙权因为在对待子女问题上的纠结而产生的悲剧后果,恰好给现代社会溺爱孩子的现象,提供了一个极好的反面教材。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 真正扶不起来的是刘皇叔         (随感杂谈一   共七十六篇)

三. 揭秘“三顾茅庐”之案中案        (随感杂谈二   共六十七篇)

四. 曹阿瞒遗毒为何贻祸天下后世      (随感杂谈三   共六十七篇)

五. 揭秘五十年代为曹操翻案的由来     (随感杂谈四   共七十五篇)

六. 广西漫游记                    (旅行图文      共十六篇)

七. 京冀津之行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八.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九.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十.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一.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二.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三.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四.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五.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二篇)

十六.影像深圳                     (图说深圳     共二十九篇)

十七.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