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本发现了建文帝的后裔
明朝第一大悬案-“建文帝是否出亡?若亡,亡于何地?”古今学界及民间坊里,始终诸说纷纭,莫衷一是。概括起来大致是:建文帝朱允炆没有死,而是从宫中逃出;至于出亡于何处,则聚讼纷呈,有关其踪迹的说法多达五十余种。中央电视台于2009年还专门拍摄了科教片《追踪皇帝》。
首先,可以肯定的是,在燕王朱棣攻陷南京时,建文帝朱允炆并没有死,而是趁乱出亡了。《明史.本纪四.恭闵帝》记载:“谷王穗及李景隆叛,纳燕兵,都城陷。宫中火起,帝不知所终。”“或云帝由地道出之。”《明通鉴》记载:“谷王及李景隆开门迎降。左都督徐增寿谋内应,上手诛之。须臾,宫中火起,皇后马氏崩。帝逊位。……王(朱棣)遣中使出后尸于火,诡言帝尸,持之而泣。……是夕,帝由地道出。”另据《溥洽骨塔铭》记载:建文帝的主录僧溥洽,因藏匿过建文帝而下狱十一年,后经姚广孝求情才得以释放。以上资料所披露的一个事实是,建文帝朱允炆己经出亡了。
再让我们把时光追溯到六百多年前的公元1402年。明朝,就在太祖皇帝朱元璋去世的第四年,燕王朱棣就以“清君侧”“靖难”的名义,攻陷了南京。只做了四年皇帝的朱允炆在皇宫的大火中失踪了。当时,关于建文帝失踪有三种说法:一说自杀,这是朱棣为掩人耳目给出的;二说出家,三说出海逃亡,这是朝中与坊间传出的。
己经当了永乐皇帝的朱棣,为了掩盖其篡位的行径,便想从历史上抹掉建文帝。他将建文四年改为洪武三十五年(朱元璋去世时为洪武三十一年),并认为朱允炆己经云南出海逃亡了。为了找回建文帝朱允炆,防止其复辟,以致有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惊人之举。
朱棣的兄长-太子朱标生前称为“懿文太子”,他是朱允炆的父亲。比朱元璋早去世六年。朱允炆即位后,追封其为“懿文皇帝”。
朱标共有五个儿子,长子早逝,次子便是建文帝朱允炆。其余三个儿子是吴王朱允通,衡王朱允坚,徐王朱允熙。
朱允炆有两个儿子,长子朱文奎,己封为太子,次子朱文圭。建文四年(公元1402年)时,文奎七岁,文圭两岁。
这是中国历史上屡见不鲜的帝王家族骨肉相残的故事:燕王攻入南京后,吴王、衡王废为庶人,禁锢凤阳。徐王暴卒。两岁的文圭被拘。失踪两人,即建文帝朱允炆和七岁的太子朱文奎。
这就是建文帝留给后人的历史悬案。六百余年来,人们从未间断对这一历史悬案的探究,但至今为止,仍然迷雾重重。
公元2010年7月,“明建文帝国际学术研究会议”在南京召开。来自海内外著名高校和研究机构的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在会上,来自苏、浙、闽、川、黔、鲁、湘等省传说建文帝踪迹“显现地”的地方文史工作者,以及各地相传为建文帝后裔家族的代表,都拿出了一些实物和方志家谱作为证明。据统计,有关建文帝踪迹在会上介绍的己经多达一百多种。而他们拿出来作为证据的家谱、方志等,都是民国以后出版的,从明朝永乐到整个有清一代五百多年间的材料却空空如也。可以想象,与会的历史学者对些说法基本没有置评。这又给建文帝出亡之悬案增添了不少扑朔迷离的色彩。
最近,又有人给出了关于建文帝朱允炆下落的新说法,说建文帝的后裔在日本被发现。给出新说法的人就是青岛画家臧铁滨。据画家介绍,他在日本旅游时购买了一本《曾我萧白画册》,并在画册中发现了日本画家曾我萧白的世族宗谱。宗谱记载:“明太祖-懿文皇帝-秀文(画家)-蛇足-宗文-绍先-宗誉-绍详-直庵-二直庵-玉翁-绍兴-绍叔-曾我萧白”。这分明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嫡系宗谱。
曾我萧白,生于1730年,日本本洲人。二十九岁成名,活跃在日本本洲山重县、兵库县和京都府一带,是人物山水花鸟皆精的绘画全才。1781年,五十二岁时去世。其画作中的题款均为:“明太祖皇帝十四世玄孙”。而其信笔挥写出的画作都是纯正如唐宋绘画天才的大师级精品,其绘画风格仿佛竟不知有明清画法的存在。因此,画家臧铁滨得出了“曾我萧白就是‘太祖皇帝朱元璋的十四世玄孙’的结论”。也就是说,公元1402年,建文帝朱允炆烧了南京的皇宫,趁乱带着太子朱文奎出走日本,并带走了部分明朝皇家的书画收藏。
从南京逃亡,到日本最便捷。再加上中国人与日本人有长相接近,不易被发现的优势。所以,到日本比舍近求远绕道云南,再跑到印度、锡兰等不同人种、不同长相的地方去隐匿要稳妥得多。不然,为何郑和七下西洋都会在寻找建文帝之事上无功而返呢?
作为朱元璋亲自培养的接班人,建文帝朱允炆一定能画一手好书画。据传说,建文帝出家时的度牒名就是“应文”。因此,建文帝带着太子文奎亡命日本后,很可能就把自己的名字改成了秀文。
曾我萧白宗谱中的“蛇足”,按排列顺序应该是朱文奎。有足的蛇就是龙,因此,“蛇足”便可以推断为文奎在日本的新名字。因为建文帝最大的心愿就是有朝一日太子文奎能成为真龙天子。“蛇足”以后,接下来都是以“蛇足二世”、“蛇足三世”相称。曾我萧白的居所称为:“蛇足轩”,并自署名“蛇足十世”。这也恰好印证了曾我萧白确系明太祖朱元璋的十四世玄孙,建文帝朱允炆的十二世玄孙。
这就是历史并无记载,坊间也鲜有流传的关于建文帝朱允炆出亡日本的新说法。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 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 解密曾风行台湾的军妓制度
(随感杂谈一
共四十篇)
三. 明太祖朱元璋与文化人
(随感杂谈二
共五十篇)
四. 探究岭南文化与粤语的成因
(随感杂谈三
共五十篇)
五. 《西游记》中的“我爸是李刚” (随感杂谈四
共五十篇)
六. 初夏鄂赣游
(旅行图文
共十八篇)
七. 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八. 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九. 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十. 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十一.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二.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三.豫、陕、晋、京行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四.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篇)
十五.这里的冬天暖洋洋
(图说深圳
共二十六篇)
十六.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