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世上只有亏好吃吗?

(2010-04-06 07:02:20)
标签:

官司

社会秩序

公共舆论

高阁

文化

分类: 随感杂谈一

                                                                          世上只有亏好吃吗?

     一次外出打的,开车的是一位老司机,车开得很平稳,也不与别人争道。可有不少车明明在乱挤乱拐,争先抢道,他还是让着,不与之争抢。我实在忍不住了,问他:“明明是你有道理,干嘛总让着那些开车不讲理的?”没想到,司机摇摇头,说:“唉!吃点亏好,少惹事。不是说,世上只有亏好吃吗?这年头,就是有理也得让着没理的。”司机无奈的口气,不禁让我感慨万分。

     不过,想想也是。这年头,就是有理的得让着没理的,路上开车如此,别的事情也大同小异。做生意,货款收不回来,货主得让着欠钱赖帐的;借钱给别人,要帐时,欠钱的是大爷,讨帐的是孙子;办公事,明明政策允许,但就是要求人情,贴人情,否则,人家拖着你,有理也不顶用;遇到邻里纠纷,往往也是有理的让着没理的,谁胳膊粗、力气大、嗓门高,谁就能被让着,如果有理的不让着没理的,没准战争就会升级。

     为了能让世界和谐,这种现象好像也没有什么不对头。俗话不是说嘛,世上只有亏好吃。和为贵,忍为高,退一步海阔天空。很多年以前,老一辈就是这样教导我们的。但仔细一琢磨,这事好像又不对。怎么这些话都是对讲理的和有理的说的,那些不讲理的和没理的怎么就可以不听这些话?怎么就可以不仅不会受罚,反而有可能受益呢?夫妻吵嘴,有理的让着没理的,那是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别人管不着。但其它事情,如果总是有理的让着没理的,这个社会迟早得憋出病来。占了便宜的,趾高气扬;吃了亏的,倍感委曲。不是每个人都有唾面自干的修养,类似的事情多了,就会产生叠加作用,这种委曲叠加的社会恶果,是很可怕的。

     叠加作用的结果,会造成社会秩序的紊乱,社会道德水准的下降。一个社会,无理的,不讲理的,做坏事的,不仅不受惩罚,还总是被人让着,这就是在明白无误地发出一种暗示:人与人相处,要恶字当先,能不讲理的,先不讲理;能横的,先横。其后果是,坏人或者不讲理的人得志,好人或者讲道理的人吃亏。于是,讲道理的,做好人的就会减少。

     有理的让着没理的,不但不能达到息事宁人,和谐社会的理想效果,反而会让整个社会的争斗纠纷增多。而且,道理会被束之於高阁,长此以往,道理也就不是道理了,社会也就没有改善的希望了。

     有理的让着没理的,是因为我们社会正常评判机制的缺失。说得通俗一点,就是缺乏主持公道的地方,或者说,没有讲理的地方。

     任何一个社会,都需要主持公道的人或者机构。传统社会是乡绅,长老,社会精英或宗祠衙门。现代社会是公共舆论,司法机构。每日每时发生的各种纠纷,都需要有人处理。处理得好,及时,社会权威就有威信,社会赖以维系的道理就会深入人心,社会秩序就会变好。反之,则权威失信,道理沦丧,秩序混乱。有人会问,碰到不讲理的,为什么不去找司法部门?人们当然可以打官司,但,打官司的成本奇高不说,就是打赢了官司,也未必能讨回公道。更多的时候是欠款收不回来,损失也得不到补尝。

     在现实社会中,看起来承担这一职责的人和机构很多,旧的没去,新的又添,新旧杂成,顶用的却不多。道理虽然都在说,但言者谆谆,听者藐藐。如此,秩序又怎能好得了?一旦到了这个时候,社会就会变为丛林,弱肉强食,适者生存,“黑道”就会出来维持“秩序”,当然,这是一个畸形的秩序。

     一个社会要想好,必须让没理又不讲理的付出代价,而不是相反。否则,道理没有了,秩序也就黄了。所以,别老说,世上只有亏好吃!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您喜欢的:

一.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得人者昌失人者亡        (随感杂谈一   共三十四篇)

三.观吴佩孚批示有感         (随感杂谈二   共四十一篇)

四.一条鸿沟造就了大汉王朝    (随感杂谈三   共四十四篇)

五.金秋北疆行              (旅行图文     共二十三篇)

六.贵州风情录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七.新西行漫记              (旅行图文       共二十篇)

八.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图文       共十一篇)

九.走进西藏                (旅行图文        共八篇)

十.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图文       共十三篇)

十一.豫、陕、晋、京行        (旅行图文       共十五篇)

十二.家乡寻踪               (图说家乡        共十篇)

十三.深圳纪事              (图说深圳      共二十五篇)

十四.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