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周老虎”,不简单!

(2008-12-09 07:22:00)
标签:

老虎

阿q

大戏

华南虎

周正龙

中国

分类: 随感杂谈一

“周老虎”,不简单!感谢新浪论坛《文化漫谈》、博海无涯《文史人物》推荐置顶

     放人!回家!公元二零零八年十一月十七日,“华南虎照”这出搅动中国的社会“大戏”终于似乎曲终人散,尘埃落定了。原以为二审会做出“唇枪舌战”的姿态,谁料想,高潮还未叠起,大幕就己落下。一日定谳,打虎的,挺虎的,都回家睡觉去吧!既然回家睡觉,你还嘟囔什么?也没什么,就是觉得丹田之中一股压抑之气还未消散,就是觉得周老虎事件不是那么简单。

     在这出大戏持续上演一年多以后,我们确实应该好好打量一下“主角”周正龙了。在整个由周正龙扮演周老虎的演出过程中,周老虎很敬业,很认真,也很努力。在他被抓之前,就有风声说他将主演话剧《拍虎》,出场费十万元。不知道他被放出来后,《拍虎》是否还会继续?不过,经过“捉放周”这一折戏后,如果真演《拍虎》,大概导演不会对周老虎的演艺才能有什么怀疑了,公众也一定会对周老虎的精彩表演充满期待,周老虎的出场费一定会水涨船高。

     下面展示周老虎表演才艺的最新一个“特写镜头”。挺虎派代表,北师大副教授刘++向《新京报》的记者描述说:“他由几个法警陪同上厕所,远远看见我,就喊:‘刘教授你好!’嘴里还叼根烟,很神气。”

     “由几个法警陪同上厕所,嘴里还叼根烟,很神气”--可惜没拍下来,简直“太经典”了!

     从“很神气”的周老虎开始倒叙,我们还看到过什么样的周老虎?

     我们看到过很诚恳的周老虎;在二审法庭上,老周说:我错了,我是法盲,我请求从轻处理。

     我们看到过很健忘的周老虎;每每被询问到虎照造假的关键细节,老周总是说:我记不清了。

     我们看到过很霸气的周老虎;老周每每敢以脑袋担保,照片不假--再也没有比这更“经典”的了。

     我们看到过很“执着”的周老虎;老周说:你们不信有华南虎,我扛枪上山,再给你们找一只出来。

     我们看到过很怯懦的周老虎;瞻前顾后,心神不宁。

     我们看到过很“牛逼”的周老虎;豪言壮语,信誓旦旦。

     我们看到过很得意的周老虎;“虎照”初现,春风得意……

     始于得意,终于神气,好一番“终点又回到起点”。

     不论情节如何起伏跌宕,周老虎的表现始终都是那样的朴实、自然、生动、到位。就凭这份“功力”,老周还能不神气?

     有人说,周老虎就是中国现代版的阿Q。这个评价绝对低估了老周,老周要比阿Q高明得多!阿Q知道自己行为的意义吗?不知道吧?可周老虎知道!周老虎说的每一句话,做的每一件事,都“算路精确”,充满了“生存智慧”。

     他可以不知道什么是社会的公民意识,什么是权力意识;但,他却非常清楚自己的位置,以及在这个位置上该说什么,该做什么。这就是“悟性”!没有这种“悟性”,怎么可能有如此精彩的表演?这就是阿Q无法相比的原因。

     周老虎回家了。一首“周老虎”版的《心太软》,早己在网络上广为传唱:你无怨无悔地背着那个“锅”,这样“哥们”到底累不累?多余的牺牲定无人心疼,你该为自己想想未来……

     坦率地说,这首歌也一样低估了周老虎。他没有“为自己想想未来”吗?他想了,他想得很“透”(他想不“透”,也会有人为他想“透”的)。事实上,他的未来并不黯淡;或许他不背那个“锅”,他的未来才会真正黯淡,才会真正堪忧。

     己经有人给周家建议:等老周回来,开一家“周老虎面馆”,保证生意兴隆。

     其实,周老虎可以做的事情,岂止是开面馆。有报道说,老周“不在家”的日子里,他那位从未当过家的老婆罗大翠,在公元二零零八年十一月七日,把女儿嫁了出去“办了四十席,坐满了,请了二十个帮忙的,我姑娘出嫁时特别热闹。”怎么样?一般人比不上吧?老周不在家都这么“红火”,老周回了家,那还不撑破天?!

     致富路上,老周可要“喝水莫忘挖井人”哦!

     总而言之,由周老虎“华南虎照”引发的这出社会“大戏”,在历时一年多以后,带着无数个问号,草草收场了。正是这样的收场,使事件更显得迷雾重重。人们不禁要问:周老虎是如何“炼”出来的?他的这种“生存智慧”是怎么“熬”出来的?如果他在这出“大戏”中只是一个“演员”,那么,真正的“导演”又是谁?难道“大戏”的谢幕,最终只能给普罗大众留下无数个找不到答案的问号吗?!

                           (全文完)

请点开下面文章,其中一定有你喜欢的:

一.老婆原是一片天             (家庭亲情   共七篇)

二.英雄与美女             (随感杂谈   共二十五篇)

三.文革二三事               (往事记忆   共十一篇)

四.新西行漫记               (旅行散文   共二十篇)

五.走进西藏                   (旅行散文   共八篇)

六.滇西旅行散记             (旅行散文   共十三篇)

七.寻找消失的徽州           (旅行散文   共十一篇)

八.家乡寻踪                   (家乡记事   共十篇)

九.豫、陕、晋、京行         (旅行散文   共十五篇)

十.影像深圳                 (生活印象   共十三篇)

十一.方士与仙山             (随感杂谈续   共一篇)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