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244_91n.jpg
昨天晚上,上海黄浦江上流光溢彩,多彩的光束、彩球中穿行的旗船、曼妙的喷泉、变幻的音乐和绚烂的焰火……一场分为“中国欢迎你”、“欢聚在世博”、“世界同欢庆”三个部分的盛大多媒体灯光喷泉焰火表演在把具有一百五十九年历史的综合性世博会第一次带到了古老而现代中国的同时,也不由得让人想起了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题为《青玉案·元夕》的一首词:“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上海世博会开幕式焰火表演伊始,大屏幕上出现了热烈的中国红和“中国欢迎你”的标语,红色的礼花弹飞上夜空,红色光束齐射江面,黄浦江犹如铺上了巨幅红地毯,迎接着来自世界的宾朋。
举办世博会是中国人长久以来的梦想,梁启超等曾提出在上海举办世博会,渴望自己的祖国“睡狮破浓梦,病国起沉疴”。
时代的变迁,中国与世博会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开放的中国迎来了凝聚人类璀璨文明的世博会。2010年4月30日日夜晚,每一束灯光,每一簇焰火都放飞着国人的世博梦想。
蓝色和绿色逐渐成为灯光主色调,明亮、欢快、热情的节奏,让人感受到城市生活的和谐美好。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城市在使人们享受美好生活的同时,也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污染、资源紧缺等困难和挑战。上海世博会是第一个以城市为主题的世博会。世博会期间,人们将就城市可持续发展交流经验。
从卢浦大桥飘来的LED发光球变幻着红、黄、橙三色,顺流而下,绵延不绝。二百多多艘旗船在三艘快艇的牵引下,与顺流而下的LED发光球在江面上交汇。快艇拖放着焰火,百艘旗船在彩球中穿行。这是一场别开生面的“水上入场式”。
“浪漫之水”的构思源于中国经典爱情故事《梁祝》。黄浦江边一组永久性喷泉再现了这段动人的佳话。随着音乐的变化,水的舞蹈变成了水的银幕,大型放映机投射出缤纷的鲜花、万千蝴蝶,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而倡导建立以和为贵、以人为本、人与人相敬相爱、人与自然相近相亲的和谐世界,始终是世博大家庭的理想。
金色焰火从卢浦大桥首先点燃。两岸及江面驳船上腾起五彩缤纷的礼花弹,相互追逐,争奇斗艳。银色和紫色焰火率先登场,继而各种缤纷炫目的焰火相继绽放。“笑脸”等造型礼花描绘出开放中国的图景。金色礼花从两岸竞相燃放,在浦江上空相迎对接,形成“手牵手”的特殊造型。
随着《欢乐颂》的音乐响起,焰火竞相绽放,所有探照灯、激光、喷泉全部加入光与火的缤纷,一时间漫天璀璨,照亮夜空。科学发展、可持续发展是上海世博会追求的理念,世博局局长助理、上海市文广局副局长刘文国说,这次开幕式使用的焰火很“低碳”:烟少,声音轻,色彩非常鲜艳。
“中国元素”在整场表演中贯穿始终。鞭炮、锣鼓、中国红、梁祝,以及寓意着年年有余的“鱼”的造型使整场演出实现了民族化和国际化的对接。毋庸置疑,这样一场黄浦江上的灯光、焰火、喷泉的联袂表演充分展示了中国强大的资源配置能力。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333_17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333_16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244_2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244_3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244_11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244_4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333_19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244_8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333_25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333_23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244_21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244_221n.jpg
http://news.xinhuanet.com/photo/2010-04/30/1267333_291n.jpg
上一篇:春江花月夜:世博开幕式五大亮点醉人心扉
下一篇:李素丽式的劳模为何被小沈阳、王宝强代替?
注:被新浪首页、博客首页、文化博客“读书随笔”、“史话”、“人文视野”、“深度阅读”、“女子文坊”、女性博客“情感”、“新浪大众书评”、“锐博客”、“博客首页圈子、专栏”、“博论坛”等栏目收录推荐的文章还有:
·催人泪下:温总理在汶川灾区十大感人瞬间 ·震撼人心:5、12汶川大地震十日祭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