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杂谈证券 |
分类: 财经证券 |
如何建立多层次市场
韩强
深沪股市不能解决创业版和中小版的融资问题,全国的中小企业几百万家。因此解决问题的办法是让创业版和中小版回到地方股权交易市场去!让中小企业拿出部分股权在地方市场进行交易,解决融资问题,既可以很快补充资金,也可以考验它们的经营能力。同时减轻主板市场的压力!
我认为,所谓创业板,或者“二板”,是在2000年提出的,当时美国的纳斯达克正处在高潮,很多人认为纳斯达克是美国的高科技板,想模仿出一个二板,在香港搞了一个中小企业的创业板。其实在德国和韩国也有类似的中小企业板,最后都没有成功。为什么呢?是因为不了解美国纳斯达克的真实情况。
2004年2月18日《国际商报》刊登了郭励弘先生的一篇文章《多层次股票市场怎么建。详细介绍了美国的情况:
NASDAQ是“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的英文缩写。全美证券商协会成立于1939年,其中有几千家是从事场外交易的券商,为使他们及时掌握市场情况,一家私人机构每天用粉红色纸张印出1万多种场外股票的价格并尽快发往全国。1968年无线电(后来是电子网络)自动报价系统启动,纳斯达克诞生。自动报价取代了粉红色纸张的作用,但是这个最初级的场外市场仍被称作粉红单市场。1975年,纳斯达克规定了上市标准,使纳斯达克证券与其他场外交易证券分离开来,自此有了纳斯达克上市公司这一高级市场。1982年,纳斯达克上市公司中的佼佼者按照更高的上市标准组成全美市场体系,其余的公司则组成小市场体系。1990年,为便于交易并加强场外市场的透明度,美国证监会责成全美证券商协会为场外交易设立电子公告板,向投资者提供未上市公司的股票信息,并将一部分粉红单市场的优质股票转到电子公告板上来,这就是OTCBB。
所以,完整含义的“纳斯达克”包含有四个层次的多层次股票市场:纳斯达克全美市场体系、纳斯达克小市场体系、OTCBB、粉红单市场。整个演进过程是从小到大,但并没有图大弃小。把纳斯达克仅仅理解为中小企业股票市场、或高技术企业股票市场、或与纽约证交所平行的股票市场,都是片面的。
郭励弘先生的叙述是完整的,我们证券界并没有看清“纳斯达克”包含有四个层次,误认为“纳斯达克”就把是中小企业股票市场、或高技术企业股票市场,所以陷入了误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