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博文
国际黄金“3美分”的炒作题材!
韩强
3月4日晚间21:30美国2月份非农数据公布.虽然总体靓丽,但是有一个小瑕疵是平均时薪减少了3美分.就是这3美分.成了国际市场的炒作题材。无论是现货还是期货黄金,仅跌了几分钟,就迅速被拉高,从最低点到期最高点涨了将近30美元美元。现货黄金从1250——1279;期货黄金从1251——1280。期货黄金的暴涨从21:35到22:56只用了一个多小时。然后逐步回落,到3月5日早晨收盘1260.1美元。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如果,我们看看媒体评论,似乎是做了充分舆论准备,大多数评论都说美国经济在弱化,更主要是说世界经济情况不太好,都在为黄金上涨造舆论。特别是3月2日小非农数据公布后,黄金先跌后涨,更成了这种舆论的根据。
       现在,我们看看一些清醒的评论:【数说非农】
       1)美国2月非农就业人口增加24.2万,远高于市场预期的增加19.5万;
  2)美国2月失业率持稳于4.9%,继续创下近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美联储认
标签:

财经

时评

杂谈

证券

分类: 财经证券

沪港通的真正意义是打破市场割裂

韩强
    沪港通最近成了热门话题,我认为,真正的意义是打破市场割裂,长期以来内地居民不能买H股,香港居民不能买A股,结果出现了同一家公司在香港低价发行H股,在内地高价发行A股,A股市场成了一些公司圈钱的乐土.
    大家注意,在H股市场上,中石化、中石油,包括银行股发行价很低,国际投资者大赚钱,但是当它们回到A股市场,都是高价发行,形成了A股市场上内地股民高位接盘的难堪局面。这是我们股市的最大问题。最根本是的A股市场把融资摆在首位,而且股票的发行质次价高,如果我们比较一下,A股与H股,应该说,香港股市的投资价值大于深沪股市,为什么呢?请看事实:
2000年3月30日,中国石油正式对外宣布,公司H股发行价为1.28港元/股,市盈率只有10.93倍。2007年9月20日,中国证监会宣布,四天后发审委将召开发审会审核中国石油A股IPO申请。中石油的H股的股价开始飙升,四天后,中国石油顺利通过发审会时,中国石油H股股
标签:

财经

经济

时评

杂谈

证券

分类: 财经证券

现在发行优先股的实质是圈钱!
韩强
3月21日下午,股市大涨!是因为要发行优先股,很多股评,说是大利好,真的是如此吗?请看报道:
   值得注意的是,意见仍为商业银行留出了空间。
  考虑到商业银行资本监管的特殊要求,《办法》规定,商业银行可根据商业银行资本监管规定,非公开发行触发事件发生时强制转换为普通股的优先股。
  “下一步,我们还将与银监会联合发文,对优先股强制转换为普通股涉及的有关事项,提出具体的监管要求。”证监会新闻发言人指出。
  此外,优先股发行条件也作出重要调整,基于为经营暂时困难,但总体资产状况良好的公司提供融资工具的设计初衷,证监会将非公开发行的条件修改为“最近三个会计年度实现的年均可分配利润应当不少于优先股一年的股息”的一般性要求,但同时仍要求公开发行优先股的上市公司,满足最近三个会计年度连续盈利的条件。(《优先股落地解码:459份意见下的六大调整》2014年3月22日《21世纪经济报道》}

分类: 财经证券

周末发言人应该澄清的两个问题——四评“乌龙指”事件

韩强

    第一,光大“乌龙指”事件,已经引起各界广泛关注,219日《新京报》的文章《杨剑波诉讼提出三点质疑证监会称周五回应》说: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与证监会主席肖钢达成了某种“默契”,唐双宁为了不被认定为单位犯罪

分类: 财经证券

法院受理意义重大——三评乌龙指事件

韩强

昨日从网上看到《光大乌龙指主角杨剑波诉证监会正式立案》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quanshang/qsyj/20140218/155318252411.shtml  感到欣慰,对于这起重大事件,杨剑波诉证监会合乎行政诉讼法,这是他公民权,什么是民主,民主就是即使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是我坚决捍卫你

分类: 财经证券

巨额透支单是怎样生成的?——二评“乌龙指事件”

韩强
    在“乌龙指事件”光大一方一直在强调,是错单。其实问题,没有那么简单。前两笔都是大单,第三笔出了问题,为什么会这样?
    请看事实:9点41分,一位来自台湾的资深交易员郑东云分析判断180ETF出现套利机会,通过套利策略订单生成系统发出第一组180ETF成分股的订单,即171笔委托,委托金额不超过200万元。
  由于上述成分股中三只股票当天停牌,为不影响套利策略的拟合度,10点13分,郑东云发出第二组买入部分180ETF成分股的订单,即102笔委托,委托金额不超过150万元。
    又有24只股票未成交,郑东云想尝试使用系统中的“重下”功能对未成交的股票自动补单,遂向程序员崔运钏请教。崔运钏在交易员电脑上演示并按下 “重下”按钮后,补单买入24只股票被执行。但他们没有意识到的是,此时程序实际执行的指令为“买入24组ETF一篮子股

分类: 财经证券

“默契”是真的吗?——评“乌龙指事件”

韩强
   2月15、16日新浪财经连发三篇文章《杨剑波等光大内部人士复盘乌龙指案:对冲操作及公告已提前告知证监局》(2014-02-15 10:35:53)《光大乌龙指案为何被判内幕交易:唐双宁与肖钢达某种默契》(2014-02-16 10:58:02)《五问证监会:光大乌龙指监管缺失 存失职嫌疑》(2014-02-16 23:55:47),其中有一段话,让我震惊:
    “据知情人透露,光大集团董事长唐双宁与中国证监会主席肖钢达成了某种“默契”。2013年下半年经历多事之秋的唐双宁,为了不被认定为单位犯罪,决定让光大证券放弃了此案的听证和复议,并“牺牲”了四位相关高管。如果追究公司内控和风控的问题,则无论是公司和集团层面甚至监管当局、交易所,都应全面反省甚至追责。但由个人承担责任则消除了这一“麻烦”。目前除了杨剑波,其他三位当事人囿于种种顾虑,仍保持沉默。
  有消息称,监管当局高层曾开出条件,要求光大为受损股民成立赔偿基金,希望重复
分类: 财经证券

IPO直接向机构输送利益—五评“指导意见”

韩强
   《中国证监会关于进一步推进新股发行体制改革的意见》显示,调整网下配售比例,强化网下报价约束机制。公司股本4亿元以下的,网下配售比例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60%;公司股本超过4亿元的,网下配售比例不低于本次公开发行股票数量的70%。余下部分向网上投资者发售。既定的网下配售部分认购不足的,应当中止发行,发行人和主承销商不得向网上回拨股票。
    实际上不仅没有约束机构,反而促进了机构操纵市场,因为大量新股集中在机构手下里,很容易出现新股上市的操纵,特别是中小板和创业板。事实也是如此。《证券时报》《散户网上申购忙机构狂抛新股金额超50亿》(2014年2月13日)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jsy/20140213/18091820
分类: 财经证券

市场应该教训谁?——评新华社文章
韩强
2014年01月16日《新华社再发两文关注IPO:让市场教训投机者》《新华财评: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能因挫折而停》。恕我直言:写这两篇文章的作者,缺乏基本的形式逻辑常识。
什么叫投资者?小到“股民”(机构称他们是散户)大到证券公司、公募基金和私募基金,只要买卖金融产品,都可以叫投资者。
但是证券公司还可以有另一个功能,承销新股发行。出现抬高发行价,是承销商想多收费用,拟上市公司想多圈钱。应该追究他们的责任。这里最值得一提的中金公司,就是这家公司,在香港承销了多家H股。都是压低价格发行;同时在这些先H后A的过程中,大幅提高A股发行价。据说,这家公司很有头。这次首当其冲,利某公司的老股转新股,竟然出现72元的发行价。我认为,新华社应该仔细调查一下这家公司,究竟压低了多少H股?又抬高了多少A股的发行价。这都是广大投资者最关心的事情。
《新股发行体制改革不能因挫折而停》,这篇口号式语言的文章,没有谈到实质问题。为什么会有

分类: 财经证券

市场主力正在明显的出货

韩强
在《股民可能被市场主力和股评家忽悠了》那篇文章里,我们曾经指出:
在12月3日主力拉升,在4日创出新高,特别是4日沪市净流入57亿元。然而5日开始,主力以小动作造成好像在洗盘,实际暗自出货,净流出23亿。到了6日明显的出货净出48亿元。合计两天流出71亿。达到了出货的目的。当然,这只是换回了前两天的成本。而且大于成本,71—57=14。后面,他们还会采取这种战术,用小幅阴跌的方法继续出货。道理很简单,他们要准备资金,参与新股认购。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