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财经证券杂谈 |
分类: 财经证券 |
保护中小投资者要落到实处
韩强
近日,人民网刊登《周正庆批评证监会管理不利
没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他说,看现在的结果股市十年没涨,无论做再多工作,结果都是说明没有保护中小投资者利益。
我们认为,周正庆的这个批评是正确的,近三年新股不断发行,甚至出现每周8只上市的情况,从2009年到2012年出现全球股市连续三年
融资最多,跌幅第三的情况,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实。为什么呢?
投资者普遍关心的还是新股发行问题。一位网友提问:“股市这么低迷,但新股发行、增资扩容的脚步并未停缓,为什么不能暂停新股发行,提振股市信心呢?”
证监会方面称,市场指数高低不是行政监管的范畴,停发新股则是典型的行政管制,监管部门不能根据指数高低来调整发行节奏,否则就是走“回头路”,不符合市场化改革的方向。
证监会方面还表示,新股发行节奏与市场的涨跌无必然联系。(2012年05月19日 《每日经济新闻》)
2013年1月2日投资者保护局又说:“新股发行的规模和节奏以及限售股解禁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市场资金的需求量,理论上说与股市的涨跌应该没有必然联系,更不是引起股市不好的根本原因。我国2011年的总储蓄额超过20万亿元,按现行汇率折算约3.4万亿美元,在世界上是最高的。2012年1至11月份,A股市场共有154家公司首发上市,相比上年同期的264家下降了42%;实际募集资金总额为1034亿元,相比上年同期2659亿元下降了61%。IPO的发行规模和节奏与上年相比有所减缓,对资金的需求与总储蓄额相比很少。从我国证券市场发展的历史看,新股发行规模、节奏往往呈现出随行就市的特点,主要依靠市场供求机制自我调节,市场低迷时新股发行困难,甚至无人问津、发行失败,市场向好时,新股发行相对容易,价量齐升。”(《证监会投资者保护局答复八大方面热点问题》2013年1月2日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