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事务所公司从中机构管理局 |
分类: 财经证券 |
谁让变脸公司上市的?
韩强
今日看到新浪财经转载的一篇文章《A股制度顽疾调查:堕落的守门人中介沦为利益分食者》(《经济参考报》2012年12月14日),分析了新股改选过程中,保荐人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种种情况,文章说:“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本应充当市场“守门人”角色的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行政审批者等部分中介机构,不惜牺牲客观公正与独立性,在如今的IPO产业链上结成了利益同盟,通过企业上市从中渔利,从上市“守门人”堕落为利益“分食者”,以致PE腐败频频产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毒瘤。”
其中有一段话引人注目:“证监会发审委、并购重组委,组成成员都是会计师、律师这些专业人士,应该成为市场最后一道守门人。但在8年前证监会发行部王小石案时,就有传言上市公司购买发审委委员名单。今年5月份,证监会又通报了并购重组委委员吴建敏涉嫌内幕交易的情况。”
其实,大家心里都明白,即使机构保荐人和会计师事务作假,如果发审委这最后一道关把住,那些问题公司也上不了市,既然这些成员都是由会计师、律师这些专业人士组成的,为什么他们没有把好这最后一道关?舆论都在追究保荐人的问题,为什么很少追究发审委的责任?作者似乎认为,取消行政审批,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了。其实,改成交易所注册,也是要把关的,注册也是有条件的。大家都知道,买了汽车要到交通管理局去登记,登记过程也是要验车的。在美国证券市场有四个层次,不同层次的标准也不同,低层次的条件比较宽,但是主板市场的条件是很严格的。所以,审核制和注册制只是形式,关键在内容,能不能严格把关才是根本问题。
我们建议,对变脸公司进行一次全面的检查,从发审委到保荐人,会计事务所都要追究责任。
韩强
今日看到新浪财经转载的一篇文章《A股制度顽疾调查:堕落的守门人中介沦为利益分食者》(《经济参考报》2012年12月14日),分析了新股改选过程中,保荐人和会计师事务所的种种情况,文章说:“在竞争日趋白热化的情况下,本应充当市场“守门人”角色的券商、律师事务所、会计师事务所和行政审批者等部分中介机构,不惜牺牲客观公正与独立性,在如今的IPO产业链上结成了利益同盟,通过企业上市从中渔利,从上市“守门人”堕落为利益“分食者”,以致PE腐败频频产生,成为中国资本市场的一大毒瘤。”
后一篇:IPO中是否有内幕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