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教育教育心理学心理学学习笔记安抚 |
分类: 心理学习 |
安抚是一个人的内心当中非常重要的需求,如果没有这些,一个人就会感到被别人忽视或者漠视。当一个人长期处于这种状态下的时候,他甚至可能很难继续生存下去。所以,安抚对一个人的生活是一种不可或缺的精神需求。我们需要对彼此发生反应,即使这些反应有时会带来负性的心理感受,但也会比没有反应强。在我们的现实生活中,有的时候,我们会因为缺乏这些来自别人的安抚而感到孤独,因为在我们的传统文化里,我们很少会习惯对别人直接地表达,在这样的一种大众行为的习惯模式里,我们常常会感觉到情感饥渴。
自我安抚的练习:我们对自己所进行的反应,也包括正性有条件、正性无条件和负性有条件、负性无条件四种类型。我们可以通过练习来掌握这样一种自我安抚的内心能力。
在一张纸上,写下自己对自己的正性安抚,可以是有条件的,也可以是无条件的。然后,在一个集体环境中,请每一个人来朗读自己所写下的内容,其余的人可以伴随着一些强烈的反应,比如鼓掌、真诚的微笑等。那种热力的氛围,会使我们的内心产生更丰富的感受。这样的自我安抚,也可以独自进行。我们可以定期写下自我安抚的话,把这张纸放在经常可以看到的地方,坚持一段时间,一个人常常就会有神奇的改变。
如果你很需要经常有人对自己认可、肯定、激励,下面的哪种途径可以实现?
你可以告诉别人我需要这些;也可以通过给与别人这些,使别人有了被认可、被肯定、被激励的感受,然后,他们会更愿意回馈给我同样的感受;或者可以通过自我安抚的方式来获得;但如果你告诉自己,自己不需要这些肯定、认可,使自己慢慢放弃这种期待。通过降低自己的希望,来压抑自己的欲望,建议你尝试其他的三种途径,也许会有不一样的结果和感受。
现在,我们了解到这些来自别人给我们的安抚,还有这些自我安抚
强化体验:一
请同学们围成一圈,给身边的同学一个安抚,分别给与三种安抚形式:正性有条件、正性无条件、负性有条件,这个同学再给下一个同学安抚,直到全部完成后,请大家进行分享,当你接收到各种不同形式的安抚时,你会更希望、更容易接受哪种?事实上每个人需要的安抚形式不相同,并非大家都渴望正性的安抚,有的人也会渴望负性有条件的安抚。
强化体验:二
轮流向身边的人要求某一种安抚,对方可以同意给与,也可以拒绝。或者是加大强度,请一个同学站在圈子中间,然后大家同时给与他一些正性的有条件和正性无条件的安抚,如果他需要,也可以加入负性有条件安抚。完成后,和大家分享内心感受。通常站在中间的同学会有非常丰富的内心感受。
通过安抚练习,可以习得有效提升自己影响力的方法:当我们在给与别人安抚的时候,也可以觉察一下,自己是否在给与某一种安抚形式的时候,感觉困难呢?这种难度,可能来自于成长环境中,从父母所接收到的安抚类型经验有关。通过大量这样的练习,我们就可以习得有效提升自己影响力的方法,在人际交往中,会使沟通更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