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学习笔记:教育实践中要善于运用弱化

(2014-05-19 21:12:30)
标签:

学习笔记

心理

教育心理学

弱化

分类: 心理学习

前面我们谈到了强化,教育实践中除了善用强化外,还需要善用弱化。

弱化方式的运用:

当我们了解了什么样的方式是一种强化的反应,针对某些我们希望对方能够减少的行为方式,我们就要运用弱化的方式。这个弱化的方式是指,对对方的某种“行为”没有反应,但并非对对方的这个人没有反应。这也是我们在弱化过程当中,需要注意的一个难点,也就是弱化不等于情感忽视(或者漠视),因为情感忽视,会是让我们对这个人没有反应,就当对方是一团空气一样。这样的做法, 往往会引发对方的内心的巨大焦虑。所以弱化只是需要对对方的某一具体行为没有反应,也就是既不肯定,也不强烈指责。

弱化方式的正向运用:指责对方不能这么做或纠正对方的行为,都是对对方的困扰行为的一种强化。而运用弱化方式时,如果只是忽视对方,视对方为空气,这只是一种情感情绪的弱化,反而会激起对方强烈的情绪反应,对方也可能会因此出现被伤害感。所以,弱化方式的运用,只需要对对方的某些具体行为没有反应,也就是既不肯定,也不强烈指责即可。

 善用弱化:往往配合三种强化方式使用

 在现实中,弱化往往很少单独使用,它常常需要配合另三种我们常使用的强化方式,才会更容易有好的效果。那么,如何来配合使用呢?举例来说,如果一位学生做最好表现是百分之一百,做得最差的表现是零,而他现在的实际表现是百分之三十,那么,你强化他付出努力所做到这个百分之三十的部分,结果会这部分已经做的行为方式,增加至百分之五十。 

但是,如果是强化他未达成的那百分之七十的部分,而且运用强度较高的强度方式,例如,大量的不满、批评、指责等行为,那么,他的结果可能就会是,未做到的部分被强化,增加至百分之八十。这时候,也等于是弱化了他努力已达成的部分。所以,一位老师对于学生的影响力,常常会超过老师的想象,要选取哪个部分进行强化,哪个部分进行弱化,这会是一个人具有高影响力的重要基础。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