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橘玄雅
橘玄雅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30,824
  • 关注人气:20,22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代皇族知多少5——第二次划分

(2016-08-26 23:06:00)
标签:

杂谈

清代皇族知多少 第二次划分 远支宗室与近支宗室

 

崇德三年,清代皇族的第一次内部划分正式确立,将皇族分成了腰系红带子的“觉罗”以及腰系黄带子的“宗室”两部分,其中“觉罗”血统较远,而“宗室”血统则较近。

之后,随着清代入关以及皇族人口的进一步增长,单凭觉罗和宗室的两类区分,已经不足以反应当时皇族的人口发展和远近区别,故而在清中叶,清代皇族进行了第二次划分。

与第一次划分肇始于天聪年间而确立于崇德三年相同,第二次划分也是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时间段。大体说来,清代皇族的第二次划分,是在康熙朝埋下的种子,在雍正、乾隆两朝正式确立的。

最终,清代皇族通过第二次划分,将皇族的宗室部分内部,又划分成了“近支宗室”和“远支宗室”两部分。

康熙朝时由圣祖埋下的种子首先是在人口方面。

有清一代帝王,以圣祖的子嗣最多。其一生中共生有35子,长大成人序齿的就有24位之多,再不算早亡、绝嗣的,共有20子有后裔传世。这20位皇子中,有1位继承大统,即是世宗;1位出继给别宗,即允禄;2位因故被革除宗室身份,即允禩与允禟,余下的16子,在清代宗人府档案之中被称为“十六房”。这“十六房”,形成了一个人口极多且与当时皇室本支血缘关系极近的群体。这是皇族可以进行第二次划分的人口条件。

另一方面,圣祖脉下的种子还有“钦定字辈”的使用。

满洲人本身并没有特别严格的使用“字辈”的习惯。虽然在入关之前某些“字辈”概念已经逐步形成,比如说太祖兄弟几人,除去幼弟巴雅喇(bayara)外,分别取名为努尔哈赤(nurgaci)、穆尔哈齐(murgaci)、舒尔哈齐(šurgaci)、雅尔哈齐(yargaci),其名字的词缀相同,可视为是一种“字辈”的前身。只是这种“字辈”并没有形成制度,使用起来灵活性较大,也并没有适用到整个大家族之中。

到了圣祖给自己的后裔命名的时候,他应该是参考了明代宗室的命名制度,对自己的后裔起名比较统一:子辈前一字使用胤字辈,后一字使用示字旁;孙辈前一字使用弘字辈,后一字使用日字旁;曾孙辈前一字使用永字辈,后一字使用王字旁。这就是宣宗道光帝所谓的“自圣祖仁皇帝亲见曾孙,以永字肇锡嘉名。”

这套钦定字辈,是作为一种“特权”给予圣祖后裔的,其余支系的宗室则无权自主使用它们。如圣祖的亲兄裕宪亲王福全的后裔,以“保、广、诚、恒/亨”四字为字辈,圣祖的亲弟恭亲王常颖的后裔,则一直没用字辈,更远的太祖、太宗系宗室亦然。

清代皇族知多少5——第二次划分

这样,“十六房”不仅在事实上形成了一个特殊群体,还拥有了钦定字辈这一项特殊的标识。

到了雍正、乾隆两朝,在制定宗室“族制”的时候,便使用到了“近支”和“远支”的称呼,根据《钦定大清会典(光绪朝)》的说法,“近支得依字辈”,本注曰:“如载字辈以下溥毓恒启焘闿增祺八字,近支宗室之名,上一字皆得按其行辈取用。”由此可见,使用钦定字辈,是近支宗室最重要的特点。

总结一下的话。由于康熙年间,圣祖子嗣繁多,并且给自己的后裔使用了钦定的辈字,使得宗室内部出现了“圣祖十六房”。后来的世宗雍正帝和高宗乾隆帝,则继承了这种命名方法,并将他们作为了区分宗室内部远近的方法,这“十六房”也就成为了“近支宗室”——均是圣祖康熙的后裔,并且使用钦定字辈。圣祖康熙帝之前列帝的宗室后裔则被称为“远支宗室”这就是清代皇族的第二次划分。

 

 



作者:头条号 / 橘玄雅
链接:http://toutiao.com/i6322692537676988929/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