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八旗姓氏系列·碧鲁氏

(2016-08-20 09:50:06)

【名称】

碧鲁氏在《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满文本中,写作“biru”。在清代的汉文史料中,又写作“必禄”、“弼禄”等。

八旗姓氏系列·碧鲁氏
(碧鲁氏满文)

 

【来源】

以目前的资料来看,碧鲁氏的来源不可稽考。在金代女真的姓氏中,并未见到碧鲁氏的踪迹,故而一般认为碧鲁氏是元明时期所形成的女真新姓氏。以入旗时的人口来看,碧鲁氏并不属于“满洲稀姓”的范畴,也不属于“小姓”,应该算得上一个中型规模的姓氏,这说明碧鲁氏的形成时间并不太短。

 

【部署】

明代女真分为三大部分,即海西、建州以及东海。以目前的记录来看,碧鲁氏主要分布于海西女真,海西四部里的乌喇和叶赫是碧鲁氏最主要的聚居地,占了碧鲁氏总人口的一半以上。清代有记载的碧鲁氏共有21支,其中世居乌喇的有6支,世居叶赫的也有6支,也有零星支系居住于海西四部的苏完、哈达等地方。另一方面,在建州的扎库木(3支)和东海的松花江(2支),也有碧鲁氏聚居。

 

【清前历史】

从目前的记录来看,碧鲁氏虽然在女真各部都有分布,但是身份基本是部民,并没有以他们为核心的部落或者城寨。

 

【姓氏概况】

清代《八旗满洲氏族通谱》共收录了碧鲁氏21支。从整体来看,满洲镶黄旗、正白旗、正红旗、镶白旗、镶红旗、镶蓝旗均有碧鲁氏分布。从旗分来看,碧鲁氏主要分布于镶白旗(7支)和镶黄旗(7支)。

 

【姓氏派系】

清代碧鲁氏有记载的共21支,其中有1个大系和1个小系,其余则为杂系。各系之间,以及杂系内部,均没有共祖关系。

 

【各派系简介】

祝玛拉大系:共5支,其中4支均世居叶赫地方,1支世居乌喇地方,旗分均在镶白旗。此大系在镶白旗满洲拥有1个世管佐领,也是碧鲁氏唯一的1个世管佐领。清初时,此大系内的祝玛拉一支比较知名。祝玛拉在入关战争中以军功封三等男爵,任靖南将军,谥曰襄敏。其后裔承袭男爵,并且有山西巡抚倭伦等名臣。到了清中后期,祝玛拉一支基本沉寂,同系的绰穆通果一支,则从中高等官僚家族,通过后裔福济在道光十三年考中进士,并且最终仕至大学士,让门第跻身一等世家,是晚清著名的世家之一。

爱苏小系:共2支,世居叶赫地方,2支均是从正黄旗改隶镶白旗的。有资料认为爱苏系的碧鲁氏后来入了镶白旗包衣籍。

杂系:共14支。其后裔知名者有镶黄旗世居松花江的吴鲁喀,其后裔封轻车都尉爵位,并且其孙图克善还做到了侍郎的官位。又有镶黄旗世居乌喇地方的彰泰来,其玄孙赛碧图曾任陕西巡抚。

 

【八旗地位】

以数百个满洲姓氏整体而言,碧鲁氏人口并不算太少,但也绝非是所谓的“大姓”。其在八旗内只有一个世管佐领,这也体现了其姓氏本身势力并不很强。

清初时,碧鲁氏全靠祝玛拉一支的军功世家撑立门第,清中叶开始,军功世家多数衰落,祝玛拉同系的绰穆通果一支则以科举走上了世家之路,而且其门第也远超了祝玛拉一支。在晚清时,绰穆通果一支碧鲁氏有着极高的门第,与各王府之间均有复杂的联姻关系,甚至其还与许多蒙古王公有姻亲。

 

【谱书】

碧鲁氏谱书目前可见者只有《碧鲁氏通谱》。

《碧鲁氏通谱》,国家图书馆藏,碧鲁崇俊编纂,光绪年间铅印本,一册。此谱分为谱序和谱本两部分,谱序简单介绍碧鲁氏。谱本则只是照抄了《八旗满洲氏族通谱》的碧鲁氏部分,没有任何其他记录。目前认为这部谱书可能是残本。

另外,京旗碧鲁氏,如福济后裔,则有内部流传之谱书,目前尚未公开。

八旗姓氏系列·碧鲁氏
(《碧鲁氏通谱》序言部分)

 

【所改汉姓】

碧鲁氏在关内和关外后裔的改姓情况差异较大。京旗方面的记录,改姓以“毕”、“柏”、“福”、“连”为主,其中“毕”是以“碧鲁”首字为姓,而“柏”、“福”等则是以名为姓。关外方面的记录,改姓以“何”、“异”为主,具体来源不明。

 



作者:头条号 / 橘玄雅
链接:http://toutiao.com/i6320347354176160257/
来源:头条号(今日头条旗下创作平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