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绝粮日与包饭

(2013-09-30 10:33:18)
标签:

杂谈

关于绝粮日与包饭

清代对于绝粮日与包饭的记录实际上是很少的,关外的资料里基本见不到(当然主要是因为笔者看得比较少),而京旗的记录里,提到包饭的本身就不多,提到绝粮日的则基本没有。
京旗对于包饭的记录,最清楚的是金寄水的《王府生活实录》以及王佐贤的《康乾遗俗轶事饰物考》。这两本书里都提到了吃包饭的原因,即“努尔哈赤以十三甲兴兵初期,一次,被敌围困,全军绝粮,他命部属捡拾菜叶,包着野果野菜充饥,坚持战斗。不久,破敌突围。此后,所部日渐壮大,领土增多,但不断以菜叶包食物作为满族食品,大概也有忆苦之意。”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虽然吃包饭的传说和绝粮日的传说基本一致,但是目前笔者没有见到记录里明确的记载所谓“绝粮日”的时间。金寄水说包饭,也说“每到中秋之前,北京的大白菜开始上市。旧时,北京的满族人,争先购买,不是做菜,也不是剁馅,而是用于吃‘包’。”并没有将时间定为阴历八月二十六日。
以目前的口述记录以及书面记录来看,吃包饭大致上是关外夏秋食用,而京旗则是中秋之后时常食用的食物,而并不局限于阴历八月二十六日,又及,绝粮日在阴历八月二十六日这个说法似乎没有出处,欢迎热心朋友把出处提供给我。

包饭,又叫饭包,京旗称之为“得胜包”,东北现代似乎叫“打包饭”。包饭这个东西似乎是东北很久以前就有的食物,金寄水自行考证时,引《明宫史》火集,说“以各样精肥肉,姜、葱、蒜剁如豆大,拌饭,以莴苣大叶裹食之,名日‘包儿饭’。辽东人俗亦尚此。”可见这种习惯在清前即有,太祖绝粮日的传说只是后来对包饭的一种渲染。
太祖绝粮的传说中,包饭的描写一般都是比较朴素的,即各种杂米,各种豆类,然后用大白菜帮(此为王佐贤说,另有东北传说为苏子叶)包裹食用。而到了京旗后来吃包的时候,材料就相当丰富了。金寄水说,“将白菜大叶用水洗净,再把小肚、酱肘、香肠等熟食切成丁,另备摊黄菜,炒豆腐等几种普通菜肴拌和在米饭之中,然后,摊开白菜大叶,涂抹黄酱,再把拌好的米饭舀在菜叶上,以双手包严实,然后捧食。”王佐贤则说,“用大白菜叶,内抹有蒜酱,将炒鸡蛋加菠菜、韭菜、粉条及炒麻豆腐,外加熟食肠肚肉亦可,拌白米饭后,放在大白菜叶上,双手一托,往嘴里吃。”东北旗人吃包饭,则多用土豆酱、茄子泥、葱、蒜、香菜等物,菜叶则多用生菜,其风格与京旗略有差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