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家宏
宋家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3,163
  • 关注人气:1,1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关于推动文艺批评健康发展的答问

(2016-11-25 09:48:17)
标签:

文艺评论

发展

人才培养

评价机制

分类: 文学评论

博主按:前些日子,有过一个关于文艺评论的调研问答,我做了如下答问,这也是我关于文艺评论的一些想法,有的已经在一些文章中多次说过。

关于推动文艺批评健康发展的答问

宋家宏

 

一、如何营造有利于文艺评论健康发展的环境氛围

不利于批评的环境氛围有多种原因,我这里只想说一个,即评价机制扭曲了评论的健康发展。

一是重视“专著”而轻视“论文集”,这不利于文学批评的健康发展。

在当前的学科评价机制中,比如,在高校学术评价中,在各种评奖机制中,重视“专著”而轻视“论文集”成为天然合理的现象。专著,是与创作现场保持必要的时空距离研究的结果,而置身于创作现场的批评是不可能及时地完成有价值的专著的。一个称职的批评家必须“专注”于创作现场,及时给予评说,面对今天海量的创作对象,他专注于创作现场尚且难以胜任,更不能三心二意去做研究,论文集是他们在一定时间里学术成果的最佳体现。论文集中有一些参差不齐的文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置身于现场,谁都可能看走了眼,误解了作品。而一本论文集的整体份量又是完全可以判断的。想一想印象派批评家李健吾,只有两本薄薄的论文集,其中也参差不齐,倘在今天,恐连个副教授也不可得!这是今天许多批评家不能全心致力于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因,——他们要构建“专著”,哪还有时间和心境“专注”于海量的文学创作呢?即使单篇论文可以获奖,但它们在于“专著”的对决中往往失去了优势,必然地显示出份量难以相比的问题,由此获奖失之交臂。由于评奖机制重视专著而轻视论文集,使得批评家们尤其是高校里的批评家们不能全心全意地从事批评,而要去构建学术专著,批评成为他们的业余爱好,这是不可能搞好批评的。

二是过份重视所谓“核心期刊”,对一般期刊所发论文往往“不算数”,这是极不正常的现象,它扭曲了学术评价标准,不以论文质量而以所发表的刊物“级别”评定其价值,实在荒唐。它特别对从事区域文学评论的评论家有深刻影响,区域文学评论所面对的往往是一些还未成名的作家作品,要把评论他们的文章发到所谓“核心期刊”上去几乎是不可能的事,但这些作家作品又是从事当下文学评论最基础性的工作,许多作家需要从事基础性评论工作的人发现、推动其成长,逐步走上更高的文学平台。这些作家若缺乏评论的有效推动,是难以健康成长的。当前的评论机制使得所谓核心期刊上所发的文章集中于名家名作,其实那些文章中往往都要是别人说过一千遍的话,他再来说一遍,重复性的太多,同质化严重,而一些新人新作却往往没有人去评论。

 

二、如何激发评论家开展文艺批评的积极性

当前影响文艺批评家积极性的因素主要有几点:

一是发表文章难,尤其是从事文艺批评的青年批评家。自九十年代后,许多报纸都取消了文艺副刊,或者把文艺副刊改造成了娱乐明星的舞台,走低俗化的道路,尚存的副刊也很少有文艺批评的版面;甚至文学刊物上的文艺评论版面大多数也都消失了;在低俗化市场观念引导下,电视台也很少有读书栏目,这是极不正常的文化现象。

二是文艺评论的稿费太低,与评论家们的付出不相符合。这方面许多人都说过,我不再重复。

三是缺乏文艺评论出版的相关资助。要求文艺创作走进市场是对的,但要求文艺评论也走进市场是不合理的,在市场化非常充分的西方世界,文艺评论也基本是由各种资金资助出版的。这是由文艺评论的本质特征决定的。而我国各级组织缺乏专门的文艺评论出版资金。评奖中又对论文集取轻视态度,积极性难以提升。

 

三、   如何有效提高文艺评论的总体水平

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多方面去分析,我这里只想说对文艺评论的本体认识问题。当前许多从事文艺评论的批评家们对文艺评论的本体问题认识模糊,分不清批评与研究的学理区分,用研究的方式去从事批评,使得批评失去了读者,也失去了作家艺术家的信任。

文学批评是对当下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及时作出审美判断并进行富于个性的阐释、评介的文字,文学研究则是对既往的文学现象包括作家群体、思潮、文学史演进等作学理分析、价值判断、归纳总结的文字。即时和既往,是区别批评与研究的重要维度。文学批评家必须置身于文学创作现场,敏锐地发现新人新作,捕捉到新出现的文学现象,及时地给予评介、分析,作出初步的归纳总结,表达他的喜悦或者不满,以专业的眼光引导读者的阅读,间接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文学研究者与文学创作的现场却必须保持必要的时空距离,以更为冷静和理性的目光注视相当一段时间里的文学现象,从而作出更有深度的归纳与总结,在更宽广的社会背景上,在对文艺流派、思潮的研究的基础上,重读、发现与总结、提升,使一些作品逐步走向经典化之路,为更广泛的读者所理解与欣赏。

因此,文学批评的价值在于其中介和桥梁的作用。在文学的生态链中,它处于创作——批评——研究的中介状态,同时它又起到创作——批评­­——读者的桥梁作用。文学研究者通过批评的初步总结,进一步开掘出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发现规律,总结理论意义。读者通过专业的批评,更为深入地理解作家作品,欣赏作品的审美价值,否定和淘汰不好的作品,从而推动更有效的阅读。作家通过文学批评对自己的创作有所启示,写出更好的作品。

由于批评处于创作与研究之间,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是批评文体鲜明的特色,批评更富于审美的感性的特色,研究则更多理性的色彩。文学批评家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本质属性,才会在写作中自觉追求文学批评感性与理性融合的文体呈现方式。当前的一些文学批评文章正是由于作者对批评与研究的文体区分不甚了然,用文学研究的文体方式去写文学批评文章,失去了普通读者与作家的阅读兴趣,也失去了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意义,而一些深受读者和作家们欢迎的批评文章正是在文体上别有风采,如李敬泽,谢友顺、何向阳等批评家的文章。

当前的一些文学批评家,尤其是身处高校的文学批评家们,往往以文学研究的方式进入文学批评领域,不是从文本阅读的审美体验出发,而是从理论概念出发,术语堆砌,生搬硬套,云里雾里,让读者和作家不知所云。作者自以为高深莫测,其实这样的批评文章毫无意义。假如作者自己对某些西方文艺理论也还一知半解,又要强作高深,把鲜活的创作当作证明某些理论概念真理性的材料,那就更加让人反感。

 

四、如何加强文艺评论人才培养和队伍建设。

这个问题也可以从多种角度去分析,我只想从批评家自身建设方面去考虑。首先要搞清楚当前批评队伍建设中从事文艺批评的人们缺乏的是什么?然后根据这些问题去改进。当前的文艺批评队伍中我认为有几点是最缺乏的:

一是对文艺门类的言说能力单一,搞文学批评的,对影视、摄影、戏剧、歌舞、美术、书法全然失语,反之亦然。一个人学有所长,专家就是专家,这在原则上是对的,不可能门门通,门门通也就是门门不通。但文艺各门类又是有所相通的,举一反三,对本行之外的一两个门类也能说出个所以然,并不是过高的要求,批评史上的“大家”都是有宽广领域的多面手。造成言说能力单一的原因,有组织工作方面的欠缺,如各协会相互沟通的机会太少,批评写作者较少机会了解其他门类的作品,更有批评家个人修养不足的问题。

二是对社会思想界的前沿思想知之甚少,不能有效地吸收思想界的精神价值。评论界对思想界的了解不多,因而难以对作品进行有思想价值的深度批评。一些稍具深度的批评,借用的是西方的过去的艺术理论,而非当下的中国思想界针对中国社会的前沿思想,对一些书写中国当下现实的作品无法从思想理论的深度作出自己的评说。思想界的前沿论争往往发表于理论学术刊物和专著、论文集,而非大众媒体,如果说从事文艺创作的人对这些刊物和书籍没有多少阅读兴趣,尽管也并非天然合理,也还算是个理由,但从事理论批评的人对此也全无了解,则实属不该。中国思想界的左右之争已经延续多年,越来越激烈,它与中国的社会进程,当下的种种矛盾密切相关,试问,批评家们有几个人能说得清呢?更别说参与和对话。由此,他们对一些书写中国当下现实的作品无法从思想理论的深度作出自己的评说。对作品的评说常醉心于技术技巧层面,“去思想化”甚至成为一些人得意洋洋的表现。

三是沉于书斋,而对中国社会及文艺创作的环境知之甚少。这些年来,作家艺术家深入生活的问题得到了一定程度的重视,而评论家们深入生活的问题则轻描淡写,从事批评的人从书本到书本,不了解创作,更不了解生活,如何能对鲜活的创作做出有效解读?读一些人的文章,只见概念的推衍,名词的堆砌,不见对作品鲜活的感受,更没有对生活的理解。以为批评家只需要读理论、读作品,进图书馆在书房就可以写出评论文章了,这种看法全然错误。这不仅是批评家自己的认识错误,在许多从事文艺组织工作的人心中,也存在着这种错误观念。因而,组织批评家深入生活的事很少听说。其实,批评家也要扎根生活,扎根人民。

四是批评道德的丧失。少数人的批评文字只要认真一读,或者前后一比较,你就会发现,他昨天把一个作家、诗人说得一文不值,今天则称为世界名著,昨天认为是了不起的贡献,今天则认为是垃圾,公开场合称为杰作,私下里认为垃圾。你都不明白他怎么自圆其说,当然,他本来就不想说圆,写评论,只不过是他换取眼前利益的一种方式;只要有眼前利益,管他别人如何笑话。在一些有组织的讨论会上、版面上,除了颂扬之声、溢美之辞,我们很少听到见到有价值的好处说好坏处说坏的理性分析。由此,文学批评丧失了起码的尊严,也丧失了它的公信力。

五是没有建立起与创作者的“对话”关系。有的评论家以解释作家的创作意图为己任,文章常常以复述一遍作家显性的故事为目标,或者以推测到作家的意图为满足,即朱光潜先生所说的“舌人的批评”,或者盲目提升作品价值,以博得作家一时高兴为荣耀,“评论家”成为作家的“吹鼓手”。有的评论家又以“教师爷”的身份出现,他们总是不忘给创作开“药方”,愚蠢地去教作家应该如何写作,应该加强些什么。他不知道评论家只是一个学养深厚的读者与“对话者”,他诉说自己阅读中快感,给作家带来更大的快感,诉说阅读中的种种不满足感,试图提醒和唤起作家自己已经具备的而又没有意识到的某种潜在能力。入心之语,作家自能感悟,也会在将来的创作中有所借鉴。

上述种种,都应有各不相同的解决方法,切实地提高批评队伍的整体水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