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云南省高校第三届校园文学盛典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2015-07-07 17:28:00)
标签:
校园文学评奖云南高校 |
分类: 生存与行走 |
在云南省高校第三届校园文学盛典颁奖典礼上的发言
各位朋友,同学们:
组委会要我来对今晚的获奖作品进行“点评”,我非常感谢组委会对我的信任,但这实在是一个难以完成的重任。因为我没有全程参与评奖活动,在一个并不长的时间里也难以读完全部获奖作品,随心所欲地说一通不是我的风格。再加上刚才的颁奖过程中已经对主要的作品宣读了授奖辞,这就是对这些作品最好的评价,是评委们的集体智慧,我对这些授奖辞完全赞同,并对评委们的辛劳表示敬意!我若在这里再来说一通我的“点评意见”,实在是多余。时间已晚,我说得多了,身上带了臭鸡蛋的同学就会朝我扔过来了。
但我想说一说我对这届校园文学盛典的几点印象。
一、这个评奖活动的影响力越来越大
包含着“云南省高校野草文学奖”和“昭通市校园文学奖”两个奖项的“校园文学盛典”已经进行了三届。评奖是一个系列活动,是一个历经几个月的过程,今晚只是它的华彩乐章。它象一首交响曲,触动着全省大学生,全市中学生爱好文学创作http://s4/bmiddle/001os72wgy6TEuvhlcv83&690者的心灵。这首交响曲最初只在昭通市的范围内产生影响,后来听到的人越来越多,现在它宏大而优美的旋律已经覆盖全省高校,并且传出了省际的边界。组委会提供的几个数字可以说明。2013年首届评奖,收到的来稿是928篇,省内高校没能全部参与;2014年第二届时,收到的来稿是1432篇,全省高校都有来稿;今年是第三届,收到的来稿是2170篇,覆盖了13个省市区,54所高校。这一方面说明了它的影响力,同时也说明了组织者宏阔的视野,开放的胸襟,不是在一城一地享有声誉即可,茫茫乌蒙有足够的气魄,能接纳所有。我们,胸怀世界!
如果说上两届还带有播种的性质,本届作为收获的特征已经非常明显,尤其是昭通学院。绝大部分一等奖花落昭通学院,这是令人惊异的收获。大家知道,这次评奖是全程匿名评审,初选、复选和终评都将作者校名、作者名抹去了。我担任了“文学评论”类的终评,传给我的九篇作品,也都不知道来源及作者,读完文章后,根据文章质量排出了名次。我根本没有想到一等奖的那篇还是出自昭通学院,我们云南大学的确排在了后面。我认为这是最公正的评奖,这在许多文学奖都饱受诟病的今天,实在难得。
二、这些作品中流淌着一种精神血脉
我读过的获奖作品中流淌着一种精神血脉,什么血脉?昭通作家群的精神血脉。昭通作家群,是一个以开放的现实主义为主要创作方法,关注民生,关怀底层,直面人生苦难的创作群体。这些年来,这一群体特色越来越鲜明,当然也有变化。这一特征新世纪以后尤其表现在依然生活在昭通大地上的作家、诗人创作中。我以为一是这片土地的现实生存状态所给予的天然滋养成就了这一特色,只要“直面”现实人生,就会生长出这样的文学形态,二是昭通作家已经形成的风格传承与影响,尤其是几位创作的领军人物的影响,夏天敏、雷平阳作品对新一代作家形成了深刻的影响力。无论诗歌还是散文、小说都体现出了这种精神血脉的传承。这次我主要读了获一、二等奖的作品,这些奖项在匿名评审的过程中又大多落入昭通作者之手,突显了这一特色。
这样的结果,一方面让我们看到了昭通作家群体风格在年青一代中已经传承、形成,另一方面是否也可以考虑评委们在评议作品时价值判断标准也内在地与昭通作家群的创作风格高度吻合,是否在全部作品中遗漏了一些其他创作风格的较好作品呢?我只能存疑,因为没有读过更多的作品,不能证实。
昭通作家群在起步的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是无“风格”可言的。那时我们只有一个梦想:让文学之林“绿满荒原”,可以说,经过近三十年的努力,这一梦想已经成真。昭通文学现象、昭通作家群,至少在云南已经是一个令人不可忽视的存在,昭通大地上文学创作生生不息,新人辈出,佳作连连。没有风格是不成熟的表现,有风格却又可能不自觉地拒绝创作的多样化,这是文学创作群体内在地必然存在的“二律背反”。评论、评奖的引导要在这两难之间寻找平衡,一方面要推动整体风格的形成与成熟,另一方面却要发现多样化的创作新质,及时地给予鼓励与推动,文学创作的丰富性才能真正实现,这是文学繁荣、出现大作家大作品的前提。
旅居昆明或者其他地区的昭通作家,人数不多,就个人的创作特色来看,更为丰富,创作方法、题材选择以及形式表现都各有不同,他们与这片土地的精神联系又是显而易见的,相互间作品的精神联系也是明显的。这样的状态我以为也很好。
三、入选作品的总体评价。
这次文学盛典活动的参赛作品,我主要看了文学评论类的九篇,以及获得一等奖的其他类别的作品,还有一些获二等、三等奖的作品也看了一些。总的来看,诗歌高于散文,散文又高于小说,评论另说。
整体水平最好的是诗歌,其实在我看来,一、二等奖难分伯仲,如果要让我来终评,我真不知道怎么区分开来,各有其长,好在不是我评。米吉相的组诗中的《母亲》,刘建东的《民工》,还有获三等奖的龙福成的《父亲是谁》都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高中组的李空吟所写的一组诗,显得更为成熟,作者在写诗的路上显然已经不是一个初学者,文字的纯熟,意象的捕捉都已经很到位。散文《听听那时他们的爱情》,作者无限怀念已经去逝的一生艰辛的外婆,外公在外婆去逝半年后领回了一个臃肿的老妇人,她因此而移恨于外公十年,面对苍老的外公,作者复杂的内心变化。作者的文字细腻、真挚,感情表达一波三折,确是一篇可读的散文。《姑姑的情书》接近一篇小说了,把一个不识字的乡村女子的爱情写得活灵活现,其中的辛酸与无奈,紧扣读者的心灵。小说《小六指》是评为一等奖的作品,艺术逻辑中还有缺憾,可贵的是作者把一个乡村底层人物的苦难人生,在平静的叙事中,写出了作者的悲悯。文字及结构当然还比较幼稚,但在这些小说中也还是可读的一篇。《后来》写校园爱情,而且是中学校园里不能表达的爱情,很清新,心理刻画也好,剪裁差一些,文字也直白了。
如果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的学生作品来比较,这些作品显然难以比肩。这是当前学生创作的普遍水平问题,不是某个学校某个区域的问题,而是整个校园文学的问题。一是社会价值观的变化带来的结果,二是今天的校园里很少有老师会去关心学生的创作了,学校的评价体系出现了严重的问题!昭通学院历来重视校园文学,有一批老师与学生始终在文学创作的路上行走,学校领导也重视校园文学创作,昭通作家群的形成与昭通学院密不可分。近年来昭通学院学生创作水平当然也受到社会价值观的影响,但还有一批老师和学生行走在这条路上,这是难能可贵的。
我要特别提及这次文学评论类的作品。这是三届评奖以来最好的一次。过去的两届,入选的作品都是“研究”性质的,而非“批评”性质的。研究与批评,是两种有联系而又有区别的评论文章,研究是既往的,批评是当下的。研究,应交给学报,交给任课老师去批改,批评,才是文学社团的必须。上两届投稿的作品,基本上是对既往文学的评论,而不是针对当下文学的批评,我怀疑有的文章就是同学们上课要交的作业。但是这一次有明显的进步,我看的九篇,有六篇是对当下的作家、诗人作品的评论,有的就是对作者所在地区的诗人、小说家的作品的评论。这才是文学批评,而且这些文章写得也很好,是自己原初的真实感受。
还有一点,写评论的同学也创作小说、散文,还都获了奖,曾春燕、柳燕都是既获创作奖又获评论奖。搞评论的最好自己也有过创作的经验,搞创作的也写一点评论,才会有更深入的体会,不要过早地单一化。最近推出的“80后”批评家,好几位都是在创作领域里也有贡献的人;鲁迅、茅盾、沈从文不仅是小说家,也是优秀的评论家。这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谢谢!
http://s8/mw690/001os72wgy6TEuGn57977&690
http://s6/mw690/001os72wgy6TEuS4j5j95&690
昭通学院一景
http://s10/mw690/001os72wgy6TEuJN8CJ89&690
没想到省耕塘已经变得如此瘦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