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文学批评的独立价值
(2015-01-29 20:04:35)
标签:
文学批评独立价值文学研究中介审美 |
分类: 文学评论 |
追求文学批评的独立价值
宋家宏
怎样才能切实加强文艺评论工作?这是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批评的独立性再度引起人们的讨论。当我们呼唤文学批评独立性的时候,内心设定的是文学批评受制于政治、经济的左右,或者成为文学创作的附庸而丧失了独立性。这当然是当前以至于相当长时期里文学批评丧失独立性的重要原因,对这些制约文学批评的外部因素的分析非常必要,然而,对于文学批评丧失独立性内部原因的分析同样重要。比如,文学批评与文学研究没有学理的区分,文学批评成为文学研究的构成要件,从而消解了自身的独立性,由此模糊了其文体特征,丧失了批评家的独立价值,以及批评文章的读者指向模糊等等问题,并未引起文学批评界应有的重视。
一、文学批评的定位
文学批评是对当下文学现象和文学作品及时作出审美判断并进行富于个性的阐释、评介的文字,文学研究则是对既往的文学现象包括作家群体、思潮、文学史演进等作学理分析、价值判断、归纳总结的文字。即时和既往,是区别批评与研究的重要维度。文学批评家必须置身于文学创作现场,敏锐地发现新人新作,捕捉到新出现的文学现象,及时地给予评介、分析,作出初步的归纳总结,表达他的喜悦或者不满,以专业的眼光引导读者的阅读,间接地影响着作家的创作。文学研究者与文学创作的现场却必须保持必要的时空距离,以更为冷静和理性的目光注视相当一段时间里的文学现象,从而作出更有深度的归纳与总结,在更宽广的社会背景上,在对文艺流派、思潮的研究的基础上,重读、发现与总结、提升,使一些作品逐步走向经典化之路,为更广泛的读者所理解与欣赏。
因此,文学批评的价值在于其中介和桥梁的作用。在文学的生态链中,它处于创作——批评——研究的中介状态,同时它又起到创作——批评——读者的桥梁作用。文学研究者通过批评的初步总结,进一步开掘出作品的价值和意义,发现规律,总结理论意义。读者通过专业的批评,更为深入地理解作家作品,欣赏作品的审美价值,否定和淘汰不好的作品,从而推动更有效的阅读。作家通过文学批评对自己的创作有所启示,写出更好的作品。
在文学的生态链中,文学批评是独立的,文学批评不仅仅是文学研究的构成要件,文学批评家也有自身的独立价值。但在当前的学科评价机制中,文学批评的独立价值并未得到体现。比如,在高校学术评价中,在各种评奖机制中,重视“专著”而轻视“论文集”成为天然合理的现象。专著,是与创作现场保持必要的时空距离研究的结果,而置身于创作现场的批评是不可能完成有价值的专著的。批评家要“专注”于创作现场,及时给予评说,论文集是他们在一定时间里学术成果的最佳体现。论文集中有一些参差不齐的文章是再正常不过的事了,置身于现场,谁都可能看走了眼,误解了作品。而一本论文集的整体份量又是完全可以判断的。想一想印象派批评家李健吾,只有两本薄薄的论文集,其中也参差不齐,倘在今天,恐连个副教授也不可得!这是今天许多批评家不能全心致力于文学批评的重要原因,——他们要构建“专著”,哪还有时间和心境“专注”于海量的文学创作呢?
二、文学批评的文体
文学批评的文体也有自身的独立性。由于批评处于创作与研究之间,感性与理性的融合是批评文体鲜明的特色,批评更富于审美的感性的特色,研究则更多理性的色彩。文学批评家只有清醒地认识到这一本质属性,才会在写作中自觉追求文学批评感性与理性融合的文体呈现方式。当前的一些文学批评文章正是由于作者对批评与研究的文体区分不甚了然,用文学研究的文体方式去写文学批评文章,失去了普通读者与作家的阅读兴趣,也失去了文学批评的价值和意义,而一些深受读者和作家们欢迎的批评文章正是在文体上别有风采,如李敬泽,谢友顺、何向阳等批评家的文章。
我们回到鲁迅。在鲁迅那里,批评与研究区分得很清晰,因此他的批评文体也是范本。《汉文学史纲要》、《中国小说史略》无疑属研究,文字是浅近的文言文;《〈二月〉小引》、《白莽作〈孩儿塔〉序》等是对青年作家的推介文章,属批评,文字却是具有鲁迅风格的白话文,就是《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导言》那样具有宏观性质的文章,带有综合、概述的性质,文字也是流畅的白话文,而且很富于感性的色彩,因为这是对创作现场的文学批评。不仅是用什么样的文字的问题,文体问题也不仅是文字的问题,而是思维、呈现方式的问题。批评家要始终保持着对文学作品形象、情感、意象、意蕴的敏锐感觉,不抛弃文学的审美感受,以感性的、形象的、灵动的文字呈现出来,才是好的文学批评文章。鲁迅的《〈二月〉小引》从文体上说,就是一篇非常灵动的散文,融对作品的感性和对作品判断、分析的理性为一体,理性的分析却用感性的文字表述,极为生动流畅,我以为这是一篇从事文学批评的人不能不读的好文章。
当然,那种把文学批评也看作是文学创作的说法,在我看来也是不恰当的。从质的规定性上说,文学批评仍然属逻辑思维的领域,只不过它离创作更近,需要保持更丰富的感性特征。从创作——批评——研究的过程来看,是一个感性逐渐递减,理性逐渐上升的过程。文学批评处于两者之间,它需要一种特殊的独立的文体。有的把文学批评也当作创作来写的文章,文字很感性很灵动,却缺乏必要的归纳与判断,停留于对作品的描述之中,或者自己的感受之中。这样的文章也是没有多少意义的,作家会说,你还没有我写得鲜明生动,何必写呢?
三、文学批评的理论运用与读者指向
批评必然要依据一定的标准,它的背景是相应的理论,没有理论的批评家,他的判断是混乱的,成熟的批评家总有符合自己艺术个性的理论背景。理论在文学批评领域里与在文学研究领域里,有不同的呈现方式。大约可以说,在文学批评领域中,理论的色彩应该相对淡化,在文学研究领域里则可以更为浓厚些。无论批评还是研究,理论的呈现方式都应该追求“化用”,而不能成为生硬的“套用”。所谓化用,即是已经对某些理论烂熟于心,成为评论家观照文学现象的思想背景,举重若轻,深入浅出,化用其原则与方法,而不是借助某些观点、方法生硬地“解剖”作家作品,把作家作品、文学现象当作证明某些理论观点真理性的材料。
当前的文学批评家,尤其是身处高校的文学批评家们,往往以文学研究的方式进入文学批评领域,不是从文本阅读的审美体验出发,而是从理论概念出发,术语堆砌,生搬硬套,云里雾里,让读者和作家不知所云。作者自以为高深莫测,其实这样的批评文章毫无意义。假如作者自己对某些西方文艺理论也还一知半解,又要强作高深,把鲜活的创作当作证明某些理论概念真理性的材料,那就更加让人反感。
在文学研究领域里,一定程度的“套用”理论还勉强可行,但在文学批评领域里,套用理论则是完全不能容忍的。因此,我对“文化批评”这个概念置怀疑态度。可以有“文化研究”,却不能有“文化批评”。文学的“文化研究”是借助某种文化理论来研究文学,它可以不从审美感受出发,而文学批评不可或缺的是审美感受。文学批评必须以审美为前提,是灵魂在杰作中的漫游,审美的、艺术的杰作。一部作品是否给予批评家审美体验,是决定你是否去写批评文章的根本前提。若把一本文学性稀薄的作品“从文化的角度”吹得天花乱坠,这样的文章起着误导读者、诱人上当的作用,消解了文学批评的公信力。
作为追求文学批评独立价值的批评家,写批评文章时,他始终把普通读者与作家作为自己文章的潜在阅读者,而且是唯一的阅读者,他可以不考虑文学研究者如何看待自己的文章,更不考虑学术评价机制是否认可自己的文章。这样,他就必须把文章写得深入浅出,举重若轻,行云流水,不能搞艰深晦涩,云山雾罩,故作高深。文学批评的读者是普泛的,这与文学研究文章的读者是专业的小圈子大不相同。当前的一些批评文章由于作者的读者指向模糊,自己都不知道究竟写给谁看的,是普通读者和作家还是专业研究者?甚至两不搭界,从而丧失了文学批评的意义。
文学批评的独立性牵涉许多问题,理想的文学批评仍然在我们的探寻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