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宋家宏
宋家宏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89
  • 关注人气:1,183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雨夜屋漏

(2007-06-25 10:40:18)
标签:

雨夜

老宅

文化

精神价值

分类: 生存与行走

                        雨夜屋漏

   

    昨夜下雨,我从沉睡中进入朦胧状态。屋外哗哗的雨声越来越清晰,突然,一个念头跳入我的脑海:“哪里漏了?”我彻底地惊醒了,大脑一片清凉。安卧床上,听着屋外的雨声,为惊醒自己的念头感到有些好笑,又有些忧伤。我现在住的楼房根本不会雨夜屋漏了。

    然而,在大雨之夜,被“哪里漏了”的念头吓醒自己的经历已经三四十年了,我多次搬家,无论我搬进什么样的住房,那怕是出差在外,住在星级宾馆里,下雨之夜我还是常常会被这一念头吓醒。

    这是我童年时代的记忆。

    那时,我家住在低矮的瓦房里,是一所近百年的老宅,有些历史了,屋里也有一些祖上留下的遗物。这所老宅终日难见阳光,白天也像黄昏一样昏暗,迷漫着一股清冷的衰朽之气,读到张爱玲说她家的老屋有“古墓的清凉”时,我深有同感,为她精确的感受与表达惊叹。有雨必漏,大雨成灾,暴雨之时不是担心自家的墙倒,就是担心别家的房倒了压垮自家的房子。周围也都是些与我家差不多的老屋。大雨之夜,我常常被母亲接漏的呼喊惊醒:“拿盆来!”“再拿个来!”屋外的雷雨铺天盖地,屋里雨漏击打瓦盆叮叮咚咚,母亲的声音在雨声中显得很遥远、微弱、急切而苍凉。轰鸣的雷雨声使我感到无边的恐惧。父亲常年住在他供职的商店里,几乎不在家住。母亲带着我们兄弟俩在家,她是小脚,在我小的时候,大雨之夜她也不得不跳上跳下接漏,想办法移动瓦片,阻止雨漏。人字顶的中式建筑,若建得不结实,瓦片经过一个冬春之后,有的就会往下滑一点,漏雨也就难免了。房屋越老,漏得越凶,因为梁柱、椽条都已经变形,瓦片就更易滑动了。

    我在这所老屋里住到进中学,我母亲和退休回家的父亲则在这老屋里住了半个多世纪。告别雨夜屋漏,住进一所好一些的房子,是他们一生的梦想,直到他们去世前几年才彻底推倒重修这所私宅。雨夜屋漏几乎伴随了他们的一生!我外出读书、工作,那怕是在千万里之遥的地方,大雨之夜被惊醒之后,担忧的就是俩位老人如何度过他们的雨夜。至今,每念及此,心仍然会痛。我不知道二老如今在天堂是否还会遭遇雨夜屋漏?好在兄弟姐妹们把他们的坟墓修得很好。

    这是我的历史记忆。

    我对推倒旧房建新房欢天喜地。这和小资、旧贵族、新富人显然不同。他们对破街的消失、旧城的改造、老宅的倒塌,常常愤怒着表情,哭丧着脸。——他们有“文化”!不管真假,他们显得特别讲历史爱传统。我的历史记忆有疼痛,他们似乎没有。

    有的人爱拿欧洲的古建筑、旧城、老宅来说事,在与中国近年来城市变化的比较中说明人家如何懂得保护历史文化。可别忘了,西方古建筑是以石料为主,不遇灾难,千年不倒。中国的则是土木结构,以木料为框架,普通百姓的房屋,百年之后即破朽不堪。若能“整旧如旧”,让老宅重新焕发青春,当然再好不过,可是那是要钱的,旧房的整修比重建一所新房还要花更多的钱。国家不投入,老百姓也不富的时候,要大面积地“整旧如旧”,并且让今天膨胀了无数倍的人还能住到里面去,差不多是痴人说梦。历史的遗迹在今天注定只能以零星的方式存在,成为旅游的景点。

    我成长于小城镇一个普通市民家庭,很多时候显得没有一些人所说的“文化”。雨夜屋漏,刻骨铭心,夜半风雨让我惊醒的是“哪里漏了?”,而不是“花落知多少”、“绿肥红瘦”的联想。鲁迅先生说得好:“饥区的灾民是不会种兰花的,石油大王哪里懂得北京捡煤渣老太婆的辛酸!”

    近年来对“中国古代民居”的解说经常让我百思不解,不知是我没有文化,还是这些解说者有了太多的“文化”。由于中国建筑是土木结构、以木为框架的原因,在汉民族地区,能够存留至今的“古代民居”,基本上是深宅大院、豪门望族的居所,在旧时代也只有极少数人才能够拥有,如“乔家大院”、“马家大院”,但在阐释者的言说中,似乎它们是古代中国普通老百姓的“民居”,让生于今天的广大普通老百姓顿生羡慕之情,古代人何等幸福!其实,那只是极少数人的幸福,这些“民居”与广大的“民”是没有关系的。更重要的还在于,建筑是“凝固的诗”,不可避免地包含着各个时代的精神价值。中国明清以后存留下来的这些深宅大院所包含的仍然是封建社会的价值观念,尊卑等级极为严明,专制、父权、长者本位等从这些“民居”的结构中一目了然,但在我所看过的对古代民居的阐释文字中没有人对这一现象有所涉及,在阐释这些深宅大院的建筑美时,他们的艺术趣味和倾向是封建贵族式的。

    当看到普通的市民、乡村的农民告别他们的旧宅,搬进新居时,我会情不自禁地高兴,像我自己搬了新家一样的高兴,我不会为失去的旧屋太忧伤。我想他们也许像我的父母一样,早就想告别雨夜屋漏的痛苦,告别历史留下的伤痛了。

 

                         ——原载《春城晚报》2004年12月1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