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锤敲击着钢板吆喝的响器的声音清脆悦耳

2023-07-28 03:24:15

小锤敲击着钢板吆喝的响器的声音清脆悦耳·东西大街

·14·广汉·德阳·四川·2023·4·28

先是听见清脆悦耳的声音,寻着找过去。背着背篓的中年人过来了,嘴里还说着。嗯,好像是说的卖糖。

中年人手里拿着小锤儿,一块弯曲的铁板被摩挲的敲击的锃亮。

看见我好奇,一个劲儿追问。中年人不耐烦了,不敲击了,也不搭理我,走了。

不止有吆喝,还有各种声音,摇拨浪鼓的、敲梆子的、打着小锣的......各式各样

清佚名的《韵鹤轩杂著》记载:修脚所摇折叠凳,曰对君坐;剃头担所持响镊,曰唤头;医家所摇铜铁圈,曰虎撑;星家所敲小铜锣,曰报君知;磨镜者所持铁片,曰惊闺;锡匠所持铁器,曰闹街;卖油者所鸣小锣,曰厨房晓;卖食者所敲小木梆,曰击馋;卖闺房杂货者所摇,曰唤娇娘;卖耍货者所持,曰引孩儿这里提到的都是使用响器的传统声响广告,是民俗文化的独特景观,有的后世继续延用,有的略有变更

又名梆板,打击乐器。约在明末清初(十七世纪),随着梆子腔戏曲的兴起而流行。梆子由两根长短不等、粗细不同的实心硬木棒组成。长25厘米的一根为圆柱形,直径4厘米,另一根短而粗的为长方形,长20、宽5-6、厚4厘米

这是网上搜来的,实际上我看见的和这个并不一样。我看见的是一个木根敲击着一个很粗的中间有一道槽儿的木头的还是竹子的看不清的棒子。

我看见过拿着唤头的剃头匠,一种钢叉一样的东东,一根铁棍插进去往上一提,发出清脆的声音。屋里也能听见,就知道来了剃头匠。

至于梆子我还是第一次看见实物,原来在影视剧里听见过。比如【红岩】就有辣种半夜里很惊悚的声音,敲得让人心里发麻。

这个是一个卖豆腐的,谈不上西施,一个女摊主。笑呵呵的看着我惊讶的样子。当然第一次看见居然有这种吆喝的手段,很新颖的。

听谯楼打罢了三更鼓响。梆子难道不是用来报时的吗,梆子是北方走街串巷卖豆腐是使用的,一听到声音就知道卖豆腐的来了,就不用再喊了

辣么,【红岩】里的梆子难道也是卖豆腐的不成。我明白了,用来是爱啥啥,管的着吗。

据说卖豆腐的走街串巷的也不是都是敲梆子,有一种是拿着铜板两块敲击着,有点像山东快书的辣种境界,当然我是听说没看见过。

这也是我的收获,第一次看见敲梆子卖豆腐,不是走街串巷而是坐商。这样记住胶州,与众不同的。

三只兔子,应该是野兔。这种野兔北方很常见的。西北也有,比图在天水就看见过,70元一只。看不见伤口,很可能下套子勒死的。据说兔子祸害庄稼,这就是害虫了死有余辜吃就吃了。

三只兔子摆在一堆鱼的中间,这家卖鱼的和别人也不一样,别人卖鱼,海鱼就是海鱼,淡水鱼就是淡水鱼,分类的。这个不,都有,甚至还有蟹子,有咸鱼,有鲜鱼,还有干鱼片子。包括三只兔子。

吃过兔子肉,赶脚着一般般滋味,也谈不上滋味。这边这份小摊也是,鸡蛋,鸭蛋,小米,还有几个佝偻,一种瓜。黑龙江四方台有这种,叫佝偻,我记住了。

杂货架,20元1套,木质的,4层的,一层一个抽屉样子盒子,盒子不是木质的,也不像塑料的,一种什么合成材料的。赶脚着并不贵。大约一尺长方,不会占用很多地方。

人参?大概是,只是有点果脯状态的,不是很新鲜的也不是晒干的,嗯呐,果脯状态的。没有说明,案子上挂着关于烧酒的广告,纯粮,好烧酒,黑土,大地红,半夜,口不渴,醒了,头不疼。金华雕,52度,20元。红高粱原浆,60度,10元。很奇怪,反而便宜。

一个就吃饱。一个啥,没看见,一个小车子推着上面一只泡沫箱子,泡沫箱子写着一个就吃饱。后来在一个摊子上看见一样的字样,原来是卖包子的。

山蜂蜜,天然石蜜。地上黑灰色的蜜蜂的辣种蜂窝的样子的石头?记忆很深的在西双版纳,蜂蜜在盆子里,金红色的,一只勺子,你当然可以擓一点尝尝,其实就有小女生迫不及待的尝尝,还有等着的。

记得他们的蜂窝状的不是在石头上而是在植物的茎秆上,没有写着什么说明书一类,一切全凭你自己去判断。

敲着梆子的女摊主·湖州路·三里河·胶州·青岛·山东·2016·11·3

大相家粉条,自己给自己代言。


阅读(0) 收藏(0) 转载(0) 举报/Report
相关阅读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