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安徽考察回来,除了在东区两个城市和经销商沟通以外,21日按计划到西区L市,和市区的两个准客户和一个县里的经销商进行了沟通。遗憾的是目前我们在该市市区的老经销商由于资金、网络和合伙人关系问题,销售情况一直不是很理想,而且由于代理的是中低档产品,我没有前去拜访。市区代理我们一款低端产品的新经销商由于时间关系也没有去。
在YY县,是我们战略产品今年以来非重点区域投放的第一家县级市场,于6月份开始上市,到现在我还是第一次见这个经销商。
前一阶段也知道,由于刚开始合作时招商人员超出授权范围的承诺,导致实际推进中无法全部兑现,经销商有一些意见。因此大区经理也两个月没有去了。
见面沟通以后,其实我觉得并不是大问题。承诺无法兑现,关键在于如何解释和说服。酒桌上的一番觥筹交错和坦诚交流,发现单老板不是不好沟通,只是直性子而已。
还是应了牛根生那句话:“矛盾的98%源于沟通不畅”。
由于招商人员和区域销售人员的职责分工,前期由专职招商人员和意向客户沟通洽谈没有错,关键在于在这个过程中招商人员要和区域经理充分沟通,随时互相通报客户的动向和意见建议,便于双方对于客户的及时掌握。毕竟一旦洽谈成功签约,后期的市场维护还是由区域经理和片区主任负责的。尤其要注意的是不能超出公司授权范围、单纯为了吸引客户而擅自承诺,否则区域销售人员到后期市场推进时根本无法向客户兑现。
话说回来,招商部上个月刚刚成立,制度、原则等等都是在摸索中,也难免出现沟通脱节、单方联络和越权承诺等问题,还是需要在明年强化这一规定。
总体来说,由于最近广告的密集投放,从省会市场的渠道合作伙伴到地市县的经销商,都还是对公司明年的市场抱有很大的希望,个别客户对于我提出的100%增长也并没有提出更多的反对意见。比起去年此时到各地调研时听到的意见来说,今年好多了。
意见听多了也没什么,没有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
还剩下南区三个地市了,对明年计划制定前的总体调研还有三站,今天下午出发——不好意思,今年以来还没有走到这几个地方。时间很紧,28日我们要在X市召开大型品鉴会,走完这几个地市后我必须在27日赶到X市。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