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紧赶慢赶,七点多一点到家,简单吃了东西后就开始看开幕式。
说实话,开幕式感觉不错。飞跃和卷轴的主题贯穿始终,动与静,山与水,光与影,古与今;老人与儿童,过去与未来,继承与创新,文明与科技,都得到了有效的结合,视觉效果总体还是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不过看到底后,还是感觉有些美中不足,列举出来:
第一,央视的转播主机位和镜头出现了几次差错。这么重要的现场直播,我相信央视的转播台、主机位和其他机位是早早就精心选定的,但现场还是出现了至少三次不应该有的失误:一是主机位晃动一次,导致机会在之后马上转向看台的观众,没有任何重点目标的至少10秒钟;二是有两次主机位镜头前面竟然有人穿过,挡住了画面。真不知道主机位设置在什么地方,前面还有人能够穿过并挡住镜头。
第二,现场节目的安排,太极拳的千人表演唯美动人,柔美的感觉至今如在眼前,但总感觉少了刚性的对应。正如我在开头说的,动与静,光与影等,太极拳的柔应该还有一个少林拳或其他功夫的刚来对应。也许这是导演组和主创人员的有意安排,但还是感觉有些单调,没有形成有效的呼应。
第三,李宁升空后在“碗边”(央视主持沙桐语)的飞跃踏步,看安排应该是一边卷轴缓缓打开,一边李宁在踏步前行。但中间不知是卷轴的影像打开慢了,还是李宁的步伐有些大,跑出了卷轴之外。不过这个不是大的失误,估计与李宁在空中无法很好的控制自己的速度和步伐有关。好在李宁飞到主席台正面后又被卷轴的打开速度赶了回来,没有持续很长时间,不算大的问题。
开幕式后我又看了奥运频道的解密片,详细解释了主火炬的点燃方式和主火炬手的选拔和训练。
总体还是很好,只是把自己看到的、感觉到的不足之处提出来。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