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昨天的计划,今天要对省会我们新品上市以来的铺货情况做一下了解,对第一批进入的烟酒店进行实地拜访。
上午由直营公司分销主管陪着我开始看店,中午简单吃后继续。路过父母家楼下时想起丫丫已经放假,而我还没有见到,不由心生愧疚,于是打了个电话,
和丫丫小姐通了电话。只是由于还有不少店没有看到,也没有时间上楼。唉!明天又要赶回厂里——咨询公司要继续做品牌提案。
大约看了十几家店,情况大同小异。
第一,上店质量基本可以。从走到的烟酒店看,首先在市区的布点基本合理,各个区域都能覆盖;其次大多为去年合作过的销售业绩表现较好的核心店,已经有一年的合作关系,客情较好;再次是基本都有相对稳定的团购资源,便于我们的新品覆盖到这些客户群中,形成消费引领。
第二,专柜陈列基本到位。由于公司此次拿出了专项渠道费用,用于支持核心店的专柜陈列,大多数店面的陈列合同已经签订,新老产品也基本能按照陈列原则执行,即集中陈列和垂直陈列,排面也不少,专柜在店内的好坏位置虽不尽相同,但效果还是出来了。只有个别店还没有调整到位,Y主管也已经督促业务人员马上与客户沟通执行。既然合同签了,钱也花了,就必须无条件执行。
第三,客户对新品提了部分建议,如首批上店不要太多,让第一批店赚到钱,带动后续的铺市进店;新品包装档次不容易区分,需要调整。但是转下来一个明显的感觉,我们原来的建议零售价还是定的低了,各店基本没有执行,都在调高标价,甚至个别单品价格超过了既定的酒店售价,但各位老板说新品价格不透明,应该标的高一些,客户也不了解,无奈。
应该说,按照既定的产品定位,我原定的以四款单品对两个主流竞品实施包抄合围的方针并没有变,即一款高于竞品A,高空形象打压;一款直接针对竞品A,正面渠道相争;一款低于竞品A但与竞品B相同,随时能够牺牲;一款低于竞品B,价格抄底争客。从而用两个系列产品中的四款单品,以不同的市场定位对竞品实施合围。配以精心设计的媒介策略和原则,如临时广告和长期广告相结合,固定点位和流动广告相结合,大众媒介和分众传播相结合,加上不同的媒体投放——近期灯杆幕旗已经发布——应该能够实现既定的上市目的。只是从目前的价格执行情况看,还需要做一些细节上的调整。
从近段时间内部观察和今天从市场上看到的表现来说,直营公司仍然存在不少问题,看来还是在负责人身上。下一步不能再单独着眼于业务人员的素质培训,而是直营公司几个负责人的工作方法和领导力。否则上市进度和执行效果必将受到影响,到时挨板子的人可就多了。
经过一个时代光华的加盟店,顺路进去看了看,又花了几百元买了一堆财经类杂志、财经小说和公司方法类书籍。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充电。
加载中,请稍候......